圣座宣圣部部长马丁斯枢机7月31日在义大利南部奥特兰托的主教座堂主持了一台隆重的弥撒圣祭,宣布普利马尔多真福和800名教友同伴在1480年8月13日为信仰致命的法令,他们是在土耳其人入侵奥托兰托城时遭杀害
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江西教区李稣光主教、彭卫照主教、吉安总铎田存兴神父在百忙之中,前往抚州临川区、崇仁县看望抚州籍神父及神父父母,向他们送上教区的温暖和美好的祝福。
教宗新作《纳匝肋人耶稣》第二集,探讨耶稣荣进耶路撒冷、苦难、被钉十字架、埋葬和复活。(图:天美社)教宗在新作《纳匝肋人耶稣》第二集中指出,耶稣的死不能怪罪于犹太人身上,应顾及当时复杂的政治和宗教处境。
其中,有一篇《耶稣都经历过》的文章还深深地打动了我。文章写道:“耶稣曾经受凌辱、遭诽谤。耶稣曾被人辱骂,说他好吃、贪酒,又说他是税吏和罪人的同党。有时我们也受到委屈,蒙受不白之冤。
教宗方济各在诵念《三钟经》前,讲解了主日福音中献耶稣于圣殿的事迹。他指出,「一如太阳在世界上升起,这婴孩要从罪恶、痛苦和死亡的黑暗中把世界救赎回来」。(梵蒂冈新闻网)耶稣是救援,是光明,是反对的记号。
很多人问我,“信耶稣”究竟有什么意义?这的确是一个好的问题,所谓信耶稣乃是指相信耶稣是天主,可是在逻辑上,这是很奇怪的事。
谁也不能否认,历史上曾有过耶稣这个人。有史以来,耶稣是所有伟大人物中最伟大的人物。看过《世界伟人一百名》一书就知道,从开天辟地起至今,世界上一百名最伟大的人物,耶稣排在第一位。
他似乎最反对司铎过度染指钱财──不仅是那些试图增加自己财富的,或祇是令人印象中这样做的。 教宗在七月卅一日接纳了斯洛文尼亚教会两位高层的请辞,他们是卢布尔雅那及马里博尔的总主教。
耶稣知道门徒们在路上争论的是什么,他们因“野心勃勃”而彼此争论谁最大。教宗解释道,这种争吵著“我必须走前一步,我必须获得晋升”是世俗的精神。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05-18)耶稣降生、受死、复活,这三个事件发生的时间,刚好是处于中国汉朝期间。耶稣的降生和受洗都伴随着天文现象,所以留下了清楚的天文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