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鸿升主教1946年2月14日出生于澳门,祖籍广东南海。于1958年进入澳门圣若瑟修院,于1964年完成中学课程后,继续在圣若瑟大修院攻读哲学。
梵蒂冈电台/信德网讯在真福德肋撒姆姆逝世15周年,我们把焦点重聚在加尔各答的德肋撒姆姆,一位世界闻名充满爱的宗教人物。
参礼的教友早上8点,上海光启合唱团在吴加共老师的指挥下咏唱圣歌,拉开了礼仪的序幕,弥撒由苏州教区徐宏根主教主祭,教区8位神父共祭。
如此悲惨处境的「意义」或许能「在我们内激发怜悯」,激起「亲近、关怀与团结互助的态度和举动」,如同最近几个月在罗马发生的那样,许多人虽然「默不作声」,却在「爱近人的心的驱使之下」,借由日常工作努力把磨难的重担减轻到人们可以忍受的程度
德肋撒修女在加尔各答的“儿童之家”墙上的标示告诉我们,修女实践了主耶稣基督的慈善与爱的教训,慈善的愿望是献给耶稣基督的果实,而爱是要不断地去实践。
(梵蒂冈新闻网)教宗方济各在一本名为《与鲍思高神父同读〈福音的喜乐〉》的新书中作序,指出:他不是圣周五那样愁眉苦脸的圣人,而是复活主日的圣人。
教宗方济各6月9日上午在克莱孟大厅接见西班牙和拉丁美洲医生协会的领导者约150人。教宗表示,病人生命的神圣价值既不消失、也不退色,而是因着他的苦难绽放更多的光芒。
印度新德里的甘地国立公开大学最近设立研究社会性问题的德肋撒修女讲座。该大学设立这个讲座的目的,为给予学生慈善工作方面的培育。
德肋撒修女经常会给人们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建议和忠告。有一次,一群美国人来到加尔各答拜访她,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是从事教育工作的。在访问的过程中,他们请她就如何与自己的家人相处提一些建议。
1808年5月8日,圣嘉诺撒玛大肋纳在意大利维罗纳创立了嘉诺撒仁爱女修会。她对天主充满热诚,渴望把全世界的人都燃烧起来。这一宏愿,终于在1860年由她的追随者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