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子中央画着一朵大雏菊,颜色使人想起大自然。罐盖上印有这些年轻艺术家的手印,这几乎是在肯定他们对未来的承诺,尤其是承诺要特别关注像他们一样与其他人能力不同的人们。
全球跨宗教气候运动「我们的声音」亚洲部负责人孙姬雅(CiaraShannon)对天亚社说:「我不认为人们要在大除夕禁食,但农历新年是关乎春天,这表示庆祝大自然的事。
圣经上叙述的事件在今天仍可以看到,例如人控制大自然的力量,操纵大自然,甚至制造人的生命。教宗说,在这种情况中,向天主祈祷似乎是件过时、没用的事,因为人以为自己可以做成想做的事。
面对天地,我们要懂得敬畏,要自愿臣服于那远超于人类的力量,相信正是那力量主宰着我们;面对万物,我们要学会感激,感激上苍赐予我们如此丰富的世界,感激它们让我们的生活不再单调苍白;面对大自然的一切,我们亦要学会聆听
文告最后谈到守护大自然。教宗表示,此处也需要友爱,因为我们经常受到占有欲的驱使,不把大自然看作白白得到的礼物,要用来为众兄弟服务。
在大自然里,月亮自身是没有光源的,完全依赖着太阳的影照才会发亮。洁白的梨花瓣像下雨一样落在地上,看上去皑皑一遍,在月光的影照下,彷佛把道路洗得雪白干净。
「我们不再关心对大自然的维护,甚至对它专横跋扈」,认为大自然不再是「共有的恩典」,而是「私人财产」。这两位宗教领袖继而指出,人的环境与自然的环境同时不断地恶化,最脆弱的人为此付出更高昂的代价。
如同宗徒们那样,你们也熟悉大自然的力量,经历过它的袭击。
留在我们心里的除了鲜美的感觉,还有一些对大自然的崇敬,我们实在不明白,是什么力量使那段行将腐朽的木头,居然在生命的尽头奉献了让我们终生难忘的珍品。
「学术活动蒙召加强整体生态皈依,以维护大自然的光辉。首要之务是要借由神学、哲学和道德省思的贡献来重建大自然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必要连结,从而启发法律规范和健全的经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