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外交』意味着不要认为个人、国家或民族间的关系已经失败。在这个案例中,就是不要认为土耳其和亚美尼亚的关系,以及整个高加索地区的关系已经失败。
多条醒目的大红横幅:人们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奉献爱心,荣主益人。等被悬挂起来。这次主要服务内容包括:理发、量血压、测血糖、修脚、修指甲、按摩、健康咨询、信仰咨询等。
最後,就天主教小团体的各方面来说,此行展现出我们是一个家庭,一个民族,埃及人民:我们有所差异,但差异是富饶,而非贫瘠。
实际上,这种平衡只会不断增加恐惧感,并减少不同民族之间的信任关系。教宗最後强调,全面消除核武器的目标既是一项挑战,也是一份道德和人道主义责任。
我们必须了解我们在种族、宗教和民族方面的不同财富,并从这些差异中寻求对话。藉着这些差异,我们相互学习,以兄弟相称。
教宗说,宗教人士知道最大的亵渎是把天主称作自己作恶与犯罪的保证人,呼求祂是为了辩白谋杀、屠杀、奴役、一切形式的剥削、以及对个人和整个民族的压迫与迫害。
有些根基奠定了你们民族的身分,你们前行时不要践踏那些根基,否则你们会跌倒。」
文告最後写道,和平友爱的关系让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为全能者对全人类的爱做出可靠的见证,并在多元民族、多元宗教和多元文化渐增的社会中,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共处。
教会本地化是普世教会赖以生存发展的滋养力,更是今天中国教会发展的需要和方向,需要在今天所生活的环境中承担此一神圣的责任和使命:让基督信仰的精神能通过中国教会本地化的作工而真正融入我们民族的生命中;让基督福音的讯息真正的降生在我们中国的文化中
不可再占取土地而让其他民族遭受折磨了!不可再让局部真理压制人的希望了!不可再利用中东而谋取与中东不相干的利润了!教宗指出,战争首先是使穷人遭殃的一块伤疤。我们想到处在苦难中的叙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