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教的发祥地萨克森,其后继的强者奥古斯特大公于18世纪初背弃他祖上智者腓特烈的事业,重新皈依了罗马天主教,并把德累斯顿改造成为一座辉煌的巴洛克风格的城市。
几内亚旁听女青年卡马拉(HenrietteCamara)则谈及她皈依天主教的历程。她出生在穆斯林家庭,在接触天主教童军后选择皈依天主。
主教解释说:“我们众人都希望有所转变,撇开不谈我们是基督徒、穆斯林还是传统宗教信徒,但我们都是马里人,应当省察自己的良知,接受能使我们致力于真诚对话的个人皈依和团体皈依。”
“教宗在《愿祢受赞颂》通谕中说,我们所需要的皈依也是一种团体的皈依,这很重要”,因为促成所必须的所有改变,就需要团结起来,需要不同运动联合在一起,促使在政治上也发生改变。
日前接受了主教巴伦(BishopRobertBarron)的访谈,拉博夫分享了他因为出演圣五伤比约神父的电影,有机会认识圣人的生平并和圣人的修会方济各嘉布遣会士一起生活,体验到宗教的经验,更找到了信仰,最后皈依为天主教徒
他在求学期间对天主教信仰产生了兴趣,于是走上了皈依的道路。他领洗后,也把基督信仰传递给他的家庭,其中包括他的表弟雅各伯·权尚然(GiacomoKwonSang-yeon)。
教宗在分发给主教们的讲稿中表示:保加利亚信徒子民在历史的变迁中保持了基督信仰的火焰。教宗也回顾了该国近代的历史,并勉励他们继续推进与东正教会的大公进程。
我们在感叹经师们的同时,更应该好好反省自己:面对每日的福音教导,我们是否从中认出了救主基督?面对每日所领受的圣体,我们是否体会到了天主对我们的慈爱?
这是教宗第三次讲解有关基督和教会的关系的奥迹的要理。在这篇要理中,教宗解释了存在于天主三位一体中的超性关系,而两千年来的教会就是这个关系在现世历史中的标记。
耶稣的提问本身已经是一种启发,是要求我们皈依的另一种方式。隆基神父表示:耶稣不但透过言语,更是透过提问对我们进行信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