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友素质提高后,在处理婚姻上就会妥善处理———教友青年男女结为夫妻的,互敬互爱;条件所限娶教外嫁教外的,能坚守信仰,带领对方皈依正教。
这两位哲人的文化背景虽有不同,但却说出了同一个道理:西方人拥有宗教情怀,即对于一种心灵生活,人格完善,精神皈依所持有的人生态度和信念。我想也许这就是西方人为什么如此隆重地纪念耶稣的原因吧!
教宗又说:“点圣灰不仅仅是一项礼节仪式,更是要求我们本着真诚忏悔的心灵皈依天主,以获得他的垂怜”。
这一天正是纪念外邦人的宗徒圣保禄皈依的日子。教宗在礼仪中讲道时强调:基督信徒的合一必须以信德和天主的爱为基础,天主的爱不取消互相间的差异,反而使之更加和谐。
每一个皈依天主的教友是否都会回观自己的人生之路呢?不知为什么,奉教之后,不由自主地回忆起许多人生的往事。
问:圣方济各皈依的历程在今天有何价值?答:方济各是一位不断探寻的人,他不断地向自己发问,他从一个无忧无虑的世俗青年开始直到成为天主的忠实仆人,一直在向自己发问。
慈悲若发自内心就需要心灵皈依。一个人若蒙受慈悲,也就能成为传达慈悲的工具。为基督徒而言,接纳难民就是善度禧年的明确表达。
高槻城的3万城民中约有25000人因此皈依天主教。关於这一点,阿马托枢机表示:「高山右近领会了耶稣的核心讯息,即爱德的法则。为此,他对他的城民慈悲为怀,救济穷人,接济落魄的武士。
资溪本堂薛勇兵神父说:藉着朝圣我们和天主的关系更进一步同时也是生的一种体验,教友们在分享中各自谈到这次朝圣学习的意愿和感想——使自己的心灵重新皈依天主;在朝圣中我们赞叹天主的造化工程
教宗方济各勉励我们生态皈依,表示照料我们的共同家园将日益成为一项道德义务。在这方面,圣座坚定致力於实现一种惠及众人的可持续发展,因为关於我们海洋的严峻问题攸关人类自身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