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跟随耶稣走谦卑和十字架的道路,接受耶稣的圣化。在同一年11月19日的公开接见活动中,教宗再次论及成圣这项「普遍圣召」,阐明「每一种生活状态都能使人成圣」。
高伯多禄修士(PeterKhoa)「跟随一位依撒伯尔修女一星期」。依撒伯尔修女(ElisabethMariaTuyut)负责帮助总教区的残疾人。「我们探访了生活在城市某些堂区的脑瘫家庭和儿童。」
在十字架上,「耶稣平生的一切作为」都失败了,跟随耶稣的人所有希望都破灭了。
新加入的十二位弟兄为小别后的修院增添了一抹新的色彩,也为修院注入新的力量与活力,更是他们对耶稣那一句来,跟随我!的召唤,给予的毅然决然的回应。
神父还指出,发展的堂区,就是要传扬福音,要让更多的人认识天主、跟随基督,特别是在坐每一位教友的家庭里面、亲戚朋友中或周围邻里等等,他们以前都是老教友,但是因为社会的原因,工作的关系,可能对信仰已经可有可无
既是福分,也是跟随耶稣走十字架的路。感谢天主对度奉献者的召叫,让我们能侍立在祂的祭台前前,成为他的助手,为祂及祂的子民服务。给予是一种福分,懂得给予才懂得怎样得到。
许多人跟随耶稣,肯定是因为他们希望他能改变现状,带来一个更好的未来。他们以为他就是那位将要在他们的祖国恢复正义、重振和平的默西亚。
(路1,38),因为跟随基督,走在十字架的路上,我们也能获享复活的光荣。
胸前佩戴鲜花的80多名玫瑰会会员们行走在十字架的前列,诵念着玫瑰经;象征宗徒的12名辅祭员陪护着十字;神父、修士、修女紧跟在十字架的后面,表示完全跟随基督,坚定不移走十字架的道路;锣鼓声、乐器声、鞭炮声声声不绝于耳
大家满怀感恩之心,默想基督的苦难,坚定跟随耶稣的心志。拜苦路结束,大家列队进堂。李主教主礼,7位神父共祭,举行了隆重的感恩大礼弥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