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正如撒玛黎雅人一样,不求回报地付出。而葡萄树,更是将自己的汁液化为美酒,滋润人心,象征着牺牲与奉献,如同基督的圣血为我们所倾流。
集祷经用以下提及天主圣三的较长结语作结束:—若祷词是向圣父祈求的:则念“因祢的圣子(或:以上所求是靠祢的圣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祂和祢及圣神,是唯一天主,永生永王”(PerDominumnostrumIesumChristumFiliumtuum
由于若翰是天主的人,遂要求他的门徒到耶稣那里去询问:‘祢确实是默西亚吗,还是我们要等待另一位呢?’洗者若翰知道等待耶稣的到来,懂得分辨。
教宗祈求天主说:不要让祢的子女掉入地狱永火之中,那里不再有忏悔的可能。上主,我们把我们亲人的灵魂,那些没有领受临终圣事和在生命最后时刻没机会忏悔的人的灵魂托付给你。
他们祈求上主注意司祭们的恐吓,赐祢的仆人不要逃避,而以绝大的胆量宣讲真道。教宗说:教会在今天所提供的讯息,依然是坦率直言、做勇敢的基督徒。
论述整体生态的《愿祢受赞颂》通谕也包含这讯息:大地的美妙与工作的尊严生来就彼此结合。二者并驾齐驱:人若耕种土地,大地就变得美丽。
气候变化是一个严重影响环境、社会、经济、资源分配及政治的总体问题,是人类目前面对的首要挑战之一(《愿祢受赞颂》23-25)。对这问题的答覆必须顾全社会愿景及劣势族群的基本权利(93)。
他因内心的怀疑而痛苦,於是派遣自己的门徒去问耶稣:‘祢就是要来的那一位吗?’他心想:‘或许我所宣讲的并不是那一位?难道我欺骗了百姓?
他引用《愿祢受赞颂》通谕,表明工业家的崇高圣召是「为众人创造财富,打造更美好的世界」。因此,工业家蒙召建设公众利益和新的「职场人文主义」。
教宗从他最关心的生态问题,即他的《愿祢受赞颂》通谕谈起。教宗首先赞赏科学家们的工作说,科学对於重建全球生态平衡的使命从未像今天这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