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忙时,一位教友病倒了,其他教友就会赶来,白天帮他干活,晚上为他祈祷,果然主就赐下了平安。共为神的儿女,彼此互为弟兄姊妹,填平了人间的鸿沟。
那天晚上,满头大汗的客人心情愉快地在厨房里与主人共进晚餐,然后又踏上了旅程。整个战争期间,城里逃难的人很多,老人家里的那堆木头无数次地被从院子的两头来回扛过,而每搬一次,就会有一位客人与他共进晚餐。
在海源学校期间,他废寝忘食,一心扑在指导教师多媒体教学上,为此几乎每天都泡在设备简陋的微机室内,常常是一整天的精心准备,换来晚上几小时的教学。他耐心的讲解,认真的操作,感动着每一位教师。
特别是8月14日的晚上,神父做完了弥撒,就开始为小朋友们批改作业,直到凌晨三点。
北京修院朝圣团于晚上8点50分乘坐火车离开九江,圆满结束了这次江西朝圣。
晚上,未受伤的战士一直叨念着母亲,两眼直勾勾的。他们都以为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身边的鹿肉谁也没动。天知道,他们怎么过的那一夜。第二天,部队救出了他们。
根据他们的需要,我们利用晚上打完吊针后的时间,给病人开办了很多次心灵鸡汤讲座,借着活动及讲解,使病人及家属身心灵得到放松和减压,也消除了对艾滋病的恐惧,我们同时还做一些杂活,每早给办公室消毒,帮病人寄药
每个周六晚上,他都乘公车前往少年管教所,听孩子们办告解并与他们一起玩耍。孩子们叫他奥斯定神父,但没人知道他的来历。当时处於冷战时期,当他首次在东欧国家完成外交使命之後,若望廿三世教宗召见了他。
晚上,大家相聚在教堂,共同观看耶稣诞生的影片。通过镜头的回顾,大家一起见证耶稣诞生的美好。
晚上,东河本堂陈建华神父专程赶来,满全了老人领洗的愿望。大家围在老人周围祝贺、祈祷、唱圣歌。顿时,这原来死气沉沉的小屋里,充满了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