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是全部且唯一的爱,藉着圣父、圣子和圣神彼此间的爱,创造、救赎和圣化一切。当天的礼仪帮助我们进入天主圣三的奥迹。
可是对于“传福音”,当时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生疏的词汇,从未有人提起也没想到过“传福音”。至于我,懂的道理甚少,如何给别人传福音呢?我迟迟没有作答,可丈夫紧紧盯着我,我无奈地应付他说:“好吧。”
父亲患了脑梗性老年痴呆,我把他送往医院住院治疗。隔三差五的,我会抽空去探视他,偶尔也有留下陪夜的时候。医生说这种病是很难康复如初了,况且父亲活到八十已算高寿。由此,我也没抱太大希望。
良久,门开了一条缝,一个十四五岁的小孩探出头来问:你找谁?老人说:我路过这里,可以进去坐一会儿吗?小孩犹豫了一下,还是把门打开了。在院子里坐下后,老人缓缓地问:小提米拉,告诉我,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2016年末,一个风雨交加的早上,一个中年妇女打着一把伞,站在教堂的门口。我参与弥撒,看到这种情景再也跪不住了,到门口把她请到座位上。弥撒结束后,她向我声泪俱下地倾诉了她的境遇。
更重要的是她把对天主的信仰热忱变成了一桩桩活生生的爱德行动,使教内外的人们从她身上看到了天主的光荣。
纳丹总统和李显龙总理上星期五分别致贺函给本笃十六世,祝贺他当选为天主教梵蒂冈教廷的新教宗。总统邀请本笃十六世在不久的将来访问新加坡。外交部昨天发出纳丹总统和李总理的贺函。
教宗说:这就是天主给我们的惊讶;祂正是藉着贫穷、软弱和谦逊来彰显自己,赐给我们那可以拯救我们、治愈我们、赐给我们力量的爱。 圣母玛利亚也有相同的经验。
我是一个老会士,年近四十才加入修会。在我被召以前,在外地打工,圣母曾救了我一命不死。在一九八七年十月的一天,我们有十多个伙伴在山西省榆林脑一个小村打料石。
我的父亲是个孤儿,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失去的双亲,在我几岁时,父亲生达背疮时告诉我,他是在北京西什库教堂长大的,当时仁慈堂只收女孩子,由于他是孤儿,被别人捡到仁慈堂的,从此那就是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