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神父亦鼓励公教家庭,在这节日跟子女一起去服务弱势社群:「把喜乐带给需要关顾的人,对青年是重要的信徒培育。」天主教徒邓何咏娴认为,过节不一定要消费享乐,每年圣诞,她都会为女儿准备另类的「圣诞礼物」。
教宗方济各5月28日上午在梵蒂冈接见了公教医生协会国际联盟,指出他们的工作是一种人性关怀和基督信仰见证的特有形式。
会议就教区组织建设、牧灵福传、圣召培育等一系列议题进行了讨论,全体与会成员热烈讨论与商榷,取得丰富成果。
除了每个周日去教堂参与弥撒圣祭,大学生更多的信仰生活则是每晚的聚会,我们称之为晚祷。晚祷的内容很丰富,包括:祷词、圣经分享、歌颂圣咏、手语舞蹈、生活分享、心愿祈祷。
我用信仰的话安慰他,他说如果真的有一天我们母子还能再见,该有多好,我内心也有盼望,也不会如此痛苦!我告诉他,要相信还有相见的那一天,让我们为此祈祷!
二、信仰下滑遭遇车祸尚美珍刚嫁到婆家时,晚上经常自己在家念经,从没忘记履行一位基督徒的本分,一直保持着信仰的热情。然而在那样的环境中,持守信仰真是太难了。
在一次信仰分享会上,有位花甲之年的张莉群大姐,圣名小德兰,向大家讲述了炼灵月中与主相识的经过。这位张女士多年来在京城经营着一家小吃店,全家人生活还算过得去。
而信仰的春天,乃是传递着耶稣复活的喜讯,那是我们期待已久的春天。春天的到来,正如耶稣走进我们心中,我们的世界,我们的人生。从小,老师就说:孩时的我们是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就寄托在我们身上。
信仰与行动的脱节,实在是我们信仰生活的悲哀!满堂的教友,零星的领圣体者,岂不是最绝妙的写照吗?
有些人以为信神以后就可以坐等天主来保佑祝福了,不是这样,信神,就要把天主当作神来敬畏、来赞美、来聆听、来跟随;就要藉着持续不断的读经、祈祷等来汲取恩典和力量;就要照着天主的话去行事为人,这样才算进入了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