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因为饭后必须洗碗以及清洗厨房的地,等我差不多弄好了家事时,婆婆就会来叫我,说家中的小孩都跑掉了,叫我去陪公公念经。未婚以前,我所居住过的天主教修院宿舍也是要念经的;那是自由参加,不会勉强人。
落实政策已过去10多年了,我曾派一位中年神父到这里工作,不到半年就不干了,而且连人也不知跑哪去了,今年我又派去一位刚祝圣的神父———廖芝国,他二话没说,收拾好简单的行李就去上任了,一个月、两个月……直到现在
我怕他们笑我,赶快跑开了。现在想来才觉出那份幼稚的可贵,当人慢慢长大,虽然学会了很多,但是失去的又何曾少。寒来暑往,春华秋实,教堂里的花儿凋谢了开放,开放了凋谢。
于是邻居拿出了二百元,那年轻人接了钱说了声谢谢,就一溜烟地跑走了。郝大爷稍停了一下,接着说:过了多年,有一天一个孩子来到我跟前说:爷爷你好!我爸叫我给你!说着顺手拿出俩个红包说:这个给你,这个给天主。
一个使女来到门前,认出是伯多禄的声音,但她没有开门,却又怀疑又欣喜地跑回去报告给她的主人。当天的《宗徒大事录》并没有选取这个段落,但教宗为了补全他的省思,引述了《福音》中关於封闭的第二个故事。
想想那些宗徒和教会的老先贤们,他们在走完人生之路时能这样说:这场好仗我已打完,这场赛跑我已跑到了终点,这信仰我已保持了,从此以后,正义的冠冕已为我预备下了……(弟后4:7-8
我立即红着脸抱歉地说:不敢当,打扰了立马转身跑出了主教室。就这谢谢两个字完全体现了主教的为人处事,平易近人,敬主爱人的圣德。
近日,一则成都78岁的罗广德大爷参加柏林马拉松赛并跑完全程的新闻格外引人瞩目。
有的教友被这种气氛感染,也迫不及待地跑上二楼放声歌唱。院子里不时地响起一阵又一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圣堂里,神父、修女轮流给教外朋友讲道。他们既生动形象,又贴近人性的讲道吸引了不少人。
我隔三差五往教堂跑,只要遇到烦心事,我第一反应就是想见到您。每次不管有多忙,您总会放下手头的工作,静静地聆听我诉苦,待我发泄完了,再慢慢地给我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