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接纳,文件强调,教宗方济各宣称教会接纳众人、所有的人及每一个人,这个包容的教会邀请每一位基督徒在圣召和使命的行程上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因为这个召叫和使命源自我们所领受的圣洗圣事。
这个经验每个人都会遇到,要么自己的肉身和心灵直接体验到,要么近人和亲人的病苦或周遭的环境触及我们心灵深处,这些痛苦向爱、希望、信德本身提出挑战。
你们寻求以另类方式来理解经济、发展和贸易,藉此回应新范例和新形式的权力所强行提出的道德挑战。这些权力来自於科技、消费文化和忽略穷人及漠视弱小者的生活态度。贫困是一种人性现象,而不纯粹是经济问题。
度献身生活的人尤其蒙召在世界各国荒野的角落里宣讲基督,迫切需要重新将传教理想放在其中心,即耶稣基督;传教的需要,即为福音宣讲完全奉献自己。教宗也特别邀请青年积极投入传教事业。
宗座传教善会历史上的首位女性秘书长,特别强调了善会在世界各地开展青少年福传中所面临的挑战、任务、计划与目标。拉兰伯里森女士表示,首先应该帮助孩子们树立传教意识、促进他们分享信仰、祈祷和物质财富。
获得启迪指引去效仿信仰的先辈;在祈祷中对越天主,渴望与基督相遇的经验使信仰内在化,深化信仰,他鼓励教友们在爱德中彼此服务实践信仰,重视信友的灵修,在四旬期圣月中努力日行一善、日戒一恶;不断革新反省整合自己的信仰
教宗在文告中提醒青年,耶稣在自己一生中具体活出真福八端,祂指出了应走的道路。换句话说,活出真福八端,为今日的青年是一项不折不扣的挑战,在追随基督的路上逆流而行,为祂革命性的创新作证。
培育中心将社会素质教育的模式与信仰教育的特点有机地融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风格,充分体现了创新的能力。担任教学任务的神父、修士、修女们在教学设计上各显风采,在教学方法上灵活多样。
当人们「秉持尊重、尊敬和倾听的诚意与他人建立关系,真实地表达自己,毫不遮掩或减损自己源自福音启发的身分」,对话便发挥教育的功效。
贝鲁特(亚洲新闻)-为阿拉伯人,对他们最大的贡献就是帮助他们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