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滋养人灵:我们的超性生命和本性生命一样需要营养:“人生活,不只靠饼,而也靠天主口中所发出的一切言语。”(玛4:4)圣经与圣体就是超性生命的饮食。为此在弥撒大祭中,先举行圣道礼仪,再举行圣体祭献。
基督信徒子民的新福传,将在致力于普世性传教事业时得到启迪和支持(若望•保禄二世《救主的使命》通谕2)。
在祈祷时,祂天主性的圣容显示出来。宗徒们的信仰也得到更新。
教会在选择主教、神父、传道者时,也应依赖圣神的指引,并有仪式性传承(如按手)。这段经文鼓励我们为教会领导祈祷,也提醒他们必须谦卑依靠天主、为民服务。
每一个人的超性尊严是犹大—基督徒智慧中基本的价值,感谢对理性的运用,可以让人认识到这一切。
因为当我们耗尽心力,强调耶稣的天主性的时候,很奇怪地反而把他的天主性抽象化,得到的结果反与圣子降生当初的意愿逆道而行了。
同样,由于2019年2月美国和朝鲜领导人之间在河内峰会的谈判失败,他们在2018年新加坡会议上带来的希望受到了沉重打击。
这是因为宗教具有普适性。这种普适性在三大宗教的教义中都有体现,儒教作为一种没有得到公认的宗教,能被多个民族接受也说明其有一定的普适性。这种普适性是什么呢?是尊重人性。
教宗最后说,当社会承认生命在年长、残疾、严重疾病,直至死亡时的宝贵性;当社会教导我们把生病和受苦的人看成是整个社会的恩典时,这样的社会才是个真正的接纳人的社会。
教宗要求他们做保护和保存者,按照不能浪费和善用资源的传统,把灵性神恩的首要性和经济与效益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