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责备撒罗默不当的野心,并给予纠正,要她明白惟有跟随他一起受苦才能得到那至高的荣耀。(参阅玛20:21;谷16:1)19、玛尔大(Martha)有“主母”之意。
教宗本笃十六世在26日中午念三钟经活动中讲了这番话,幷且对世界上因信仰而受苦的许多信徒说了一番鼓励的话。
3位教友带领大家深入地了解主耶稣为人类受苦的真意;从先知书到福音、从祈祷到默想、从主祷文到方济各和平祷词,并且以瞻仰遗容的方式朝拜十字架礼,将花瓣撒到耶稣圣尸像上;之后,教友们恭领了圣体。
若非如此,他们就会受苦。教宗说:作为弟兄,爱德的纽带使他们与主教联系起来,并藉著主教与教宗联系起来,这一纽带既是丰富他们的重要礼物,也代表了一项使命:在社会中做友爱的酵母。
记者应当与受害者、遭排斥者等弱势群体站在同一阵线,记者的工作能帮助大众不忘许多受苦的处境。教宗为此向他们致以感谢。此外,「谦卑而自由的记者竭力讲述善,虽然恶更常是新闻焦点」。
因为家庭贫困,孩子们也在受苦。父母亲让孩子去工作,而不去学校读书”。奥佩斯神父强调,如果不从重要的知识层面开始,就没有发展,也无法认识自己的价值观。不过,“在阿卡马索阿,所有孩童都有机会上学。
身为基督徒,我们应当「秉持门徒的眼光,常怀耶稣善师对受苦者和穷人的怜悯心」;对社会现象进行分辨时,要时刻心怀穷人。在援助穷人以前,我们应当与穷人同在,连在观察社会动态时也不例外。
圣座促进人类整体发展部目前正努力拟定应对疫情的策略,不但要解决当前受苦者的迫切需求,也需要从长远的角度思考如何建设一个更公平的社会。
教宗接著指出,这样,我们就可以在我们的贫穷和受苦的弟兄姐妹身上辨认出基督的临在,去与他们相遇,倾听他们的哀哭和大地的呐喊。教宗说道,我们认出基督,便能使社会重生而非恢复原有所谓的“常态”。
贝诺卡神父说,所有伊拉克人因同一个暴力而受苦,都因有些人不愿意有和平、安全、兄弟情谊和爱而痛苦。我们期望教宗的访问能让我们明白什么是真爱和所有人之间真正的兄弟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