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忍指的是有能力保持忠信,即使我们的重担似乎到了不可承受的地步;安慰则表示有能力彰显天主怜悯的行动,即使我们遭遇苦难。
教宗指明,这位使徒的人生座右铭是「黑人的永远仆役」,「因为他明白,身为耶稣的使徒,他不能在当代最遭遗弃和受欺压者的苦难前无动於衷,他必须采取行动,以减缓他们的痛苦」。
这是一个历经苦难的民族:在抵达和平之前,西班牙人与马普切人的战争持续了300年。然而,马普切人被忽视了很多年。近年来,从1990年开始,新的民主政府为实现马普切人的真正融入而付出了努力。
这一切问题的答案能够从耶稣的苦难中找到。我们的心灵只有在能够为所爱的人而受苦时,才得以成熟。
教宗展现了同情,支持任何地区和宗教的所有受到排斥、贫穷、苦难、暴力和不公的受害者。
教会被天主召叫走出自我,走向边缘与前沿,不仅仅是地理层面的边缘与前沿,更是存在层面的边缘与前沿——那些在罪恶中挣扎的人们,苦难中的大众,不义被腐败蚕食的人们,忽视与冷漠隔绝的百姓
她是一位心胸宽大的女性,她在自己的家庭经历中,向世界的苦难敞开。「罗莎在穷人的脸上看到天主的面容,一生亲近关爱人群。教宗方济各的目光和心灵当然带著她所遗留的这一切」。
这是一个向我们的苦难和有需要的兄弟敞开心扉,避免自私和封闭心灵。」「正是人的心、内心深处,耶稣来到把它『开放』、释放,使我们能够圆满地与天主和其他人一起生活。
教宗在致词中对此表示欣喜,同时提到中东处于苦难中的基督徒。教宗说:我们都挂虑中东弟兄姐妹们的极大痛苦,他们是暴力的受害者,经常被迫离开一直居住的土地。
即使遇到问题和苦难,这一坚定信念也能滋养我们的希望和勇气。因此,喜乐是将临期这个主日的特征。教宗强调,只有当我们有能力自我反省时,我们才能接纳上主的喜乐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