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解释耶稣的这份叮嘱,指出那是因为福音「必须在贫穷中传报」,因为「救恩绝非富裕的神学」,而是传给每个受压迫者的解救「喜讯」,仅此而已。教宗解释说:「这是教会的使命:教会治愈人、照顾人。
教宗称这个过程是整个救恩史及基督信仰活力的一则比喻。教宗解释,在每个基督徒圣召的根基上,正是走出自我的舒适和僵硬,好使我们的生活以耶稣基督为中心。不过,走出去并不代表轻视自己生活上的感受和人性。
课程设置包括:感恩祭与圣经、圣经中的救恩史、新要理综合问答、福传方法与技巧、今日中国天主教的现状等。由来自四川天主教神哲学院的陈开华神父及本教区的赵德神父、黄明彬修士、李国宾修士、陈燕修女等授课。
你们认识了耶稣得到了救恩,也要把其他的人带到耶稣的跟前来,尤其是自己最爱的人,使他们也认识耶稣,也同他一起住下。教会代表耶稣随时欢迎大家加入天主的大家庭。福音讲道后,4位慕道学员进行了分享。
这一救恩真理应是教会全部努力的基础,始终本着尊重的态度揭示给他人,但绝不做任何妥协。
尽管如此,在他临终时我们全力挽救了他的灵魂,神父一次又一次登门,终于为他行了临终圣事,我们也坚信,天主是仁慈的,必将救他于永火之中。
然而分裂仍然存在,甚至包括了一些具体的问题和伦理道德问题,引发了混乱和不信任,削弱了我们传播基督救恩圣言的能力。
教宗提醒在座的宗座传教善会的成员们,只有以基督这个真理为依据,人类才能发现生存的意义,才能找到救恩,在正义与和平中成长。最后,教宗对推动传教工作和从事传教培育站在第一线的人说了一番鼓励的话。
读经员们接受了主教的降福后,庄严地从神父手中接受读经员证书,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圣言宣读者,成为天主生命之言的救恩传递者。
耶稣来是为治愈人的心,赐予救恩并要求人信他。这是教宗本笃十六世上主日7月1日带领聚集在圣伯多禄广场上的朝圣信友们诵念三钟经前讲话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