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尼总主教解释道,为使「和平临於世间和穷人」,「圣座教育部决定赞助这场音乐会,因为和平、接纳、友爱都是透过教育和培育这些救赎人们的管道建成的。和平不是以言语,而是以具体举动落实」。
《圣经》中提到的这个地方也描绘著今日移民的故事,在世界各地,许多人面临著同样的危险而在陆路和海上旅行,他们为逃避自然灾害、战争和贫困。
与此同时,生活在世界各地的海外伊拉克移民团体纷纷通过各种方式表达他们的愤慨,抗议国内基督信徒同胞惨遭屠杀。他们在互联网Facebook上开辟了专题网页强烈抗议对伊拉克本土基督信徒的种族清洗。
教宗在文告的第一部分叙述了受奴役的众多面貌,提及奴役工作的受害者,被剥夺自由、受滥用职权之苦的移民,他们受到非人性的拘禁,被雇主敲诈。
(梵蒂冈电台讯)宗教和平组织(ReligionsforPeace)11月1日结束在意大利冈道尔夫堡举行的欧洲大会,本届大会的主题为「互相接纳,化恐惧为信任」。
格莱枢枢机在访问期间也将会见移民劳工,其中包括来自菲律宾的劳工。他们曾遭受雇主淩辱。黎巴嫩明爱会帮助他们,为他们提供住处、法律援助、医疗和心理辅导。黎巴嫩明爱会也为逃离迫害的伊拉克难民服务。
教宗在讲话中指出,从忠贞、见证和对生命开放的态度,便能认出基督徒家庭的面目。教宗强调在大力提倡个人权利的当今时代,家庭的团体幅度应受重视。 家庭是彼此相爱、同甘共苦的团体。
埃尔比尔(信仰通讯社)—定居瑞士的伊拉克加尔丁礼移民萨法赫•辛迪在七月一日至三日举行的世界加尔丁礼国际大会,即加尔丁礼联盟成立大会上当选为加尔丁礼联盟首届主席。
11月26日在伯利恒大学举行的成立大会上,强烈呼吁全体巴勒斯坦基督徒抵制迫使他们移民的压力和诱惑;重新发现耶稣出生、死亡并复活土地上的美好;承担起民族苦难,与穆斯林兄弟一起共同建设祖国巴勒斯坦。
2001年3月28日,时任布宜诺斯艾利斯总主教贝尔格里奥枢机致函教育团体,表明世界「渴求一颗接纳、敞开大门的心」,盼望「通过好客的爱,让人得到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