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老教友张照录,多年前他和另一位教友因为个人恩怨,心中一直系着一个结,迟迟打不开,为此俩人一直执拗互不往来。
若望福音第15章16节明白地说:不是你们拣选了我,而是我拣选了你们,并派你们去结果实,去结常存的果实;如此,你们因我的名,向父不论求什么,他必赐给你们。
其中集宁教区姚顺神父的发言和台湾钱玲珠教授的发言把礼仪与牧灵、福传、灵修结合得非常好。姚顺神父的发言清楚地点明,礼仪的起始是天主,最终的朝向也是天主。
他结论说:「我们生活在困难的时代,许多事情变坏。但我们不要抱怨,因为抱怨无济于事。当置身于黑暗中,说『这是暗的』并没有用,重要的是打开一盏灯。」
那时候没有婚纱,没有礼服,没有乐队,这些场景都是在我刚结完婚后听祖母给我描述的。那时候祖父已经去世快五年了,听着她的描述我看到了祖母眼中又泛起思念的泪光。
结婚后,我的单位离家很远,每天回家大概都已是华灯初上了,尤其是冬天。坐着19路一拐到朝阳街上,在窗外一片漆黑中,老远一定有一扇亮着灯的窗户,那就是我的家。
人是精神和肉体的结合体,我们不该将精神和肉体对立起来;但无可否认,我们如不管制肉身的追求,我们会为了舍不得放弃某些享受而牺牲精神价值。
在人身上有一种东西,比毒瘤更厉害,就是罪,罪是结合在人的生命中。罪的结局就是死,死是从罪来的。罪在人身上隐伏着,也好象毒瘤,在未发现之前,或许不知道它的关系严重,也不痛、也不痒、也不妨碍什么。
结完账,个个剔着牙,歪歪扭扭地出了餐馆大门。出门没走几步,餐馆里有人在叫我们。不知是怎么回事:是否谁的东西忘记了?我们都好奇,回头去看看。
六十年后的今天,在神父、修女和教友们的努力下,教会大家庭成员日增,更结出了许多圣召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