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我回想起这是我去年暑假期间,去一个农村的教堂参加儿童夏令营认识的一个男孩,这个孩子不是教友,他是被同学带着一起来参加活动的,这孩子很安静,喜欢读书,善于提出问题,有些问题让我回答起来都有点费劲儿。
但真正地与主相识是在2017年暑假的一次必然的意外。刚刚高考完回了家,我的二嫂(我信仰上的带领者)跟我说:你跟我去教会学习吧,5天的时间。我脱口而出:我不去。
感动之余,与正在度暑假的袁广义神父分享,并有些“要挟”地告诉他:我对教会中的一些人的做法有我自己的看法,我已经很危险,需要您给与指导。否则,我和我的信仰会从教会中消失。
今年暑假,儿子要升五年级了。父亲从外地回来,我很高兴地告诉他:我的小鲍斯高得了全优,并且被评为三好学生了!父亲很开心,他说这是意料中的事情,因为有天主在孩子身边。
去年暑假,她带着宝宝来参加拜苦路,宝宝很聪明,很快就学会了天主经、圣母经等经文。从那时起就自告奋勇,每天三顿饭前经就由他来领。
今年暑假,我回到了自己阔别多年的“圣若瑟残婴院”,在那里我又看到了昔日熟悉的面孔,和我珍爱的孩子们。宝乐和永杰就是其中的两个小男孩。
天主教青年信友非常渴望彼此交流,日本的学生没有暑假,总是有活动。按照日本人的思维方式,一切与教育有关的都要委托于学校,家庭只参与其中的少部分。这就是年轻人一旦成年后内心非常脆弱的原因。
他鼓励澳门教友「如果有时间有能力的话,尤其青年教友可以利用暑假,与当地教友分享学识、教理及牧灵经验」,澳门的神父和修女也可以到当地主持避静及培训,互相学习交流。
暑假的时候,我参加了沧州教区第六届大学生联谊会,意外发现有好多兄弟姐妹在石家庄这座城市上学。短短八天的学习时间,使我的信仰得到坚固,主内兄弟姐妹之间的友谊得到加深。
我看后很满意,帮她发送到“信德”,5月20日刊登,当收到报社寄来的3本书和报纸时,毛毛高兴地跳起来,她说:外佬,我暑假有空再写。毛毛每日读《每日圣言》,又是学校的尖子生,写一点文章不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