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教宗谈及圣伯多禄‧法伯尔这位初期耶稣会旅程中的关键人物,提到这位圣人兼备关怀和分辨能力的风格。
关於「分辨」的课题,教宗解释道:「分辨是秉持客观性和爱德承认现况,以创会的精神予以应对」。教宗鼓励圣母昆仲会士敞开心门,「对未来抱持希望,怀着创新的精神向前迈进。
世界主教会议的与会神长们在全体会议中呼吁更新圣召文化,指出青年牧灵应该帮助他们分辨内心的渴望,发现那使他们怦然心跳的珍宝。圣召不是在实验室里诞生的,而是成就于团体内。
我们所处的会议阶段并非一个新开端,而是对《主教共融》宪令确定的同道偕行整个过程的又一个分辨阶段。会议的主教性质并未因非主教成员的参与而受到损害。
社会工作和直接接触穷人仍是一种发现或加深信仰及分辨自己圣召的重要机会(170)。青年蒙召成为勇敢的传教员,你们要有反潮流的能力,懂得与人分享耶稣,传播祂恩赐你们的信仰(176)。
孔神父围绕分辨主的旨意、恢复完整关系、降生奥迹和逾越奧迹、十字架之路等主题,阐述了生存的三个图像、生命的三个阶段和生活的三种关系,使大家深入圣言,圣德获得强化,生命得到更新。
基督徒的生活中有很多时候需要在祈祷中去分辨天主的旨意,特别是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寻找天主的旨意非常不容易,有时会误把领导或权威人士的旨意当成天主的旨意。
但必须注意,我们的宣认和分辨应涵盖且顾及上主所要赐给我们众司铎的牧灵意向。教宗阐明,司铎应不断前行,增进自己的信德。若信德不成长,就不会成熟。在人的生活,包括司铎的生活在内,时而有半途而废的情况。
虽然有些人听到「群众」这个词汇时会认为他们是无名小卒,但在福音中我们看到,「群众在与耶稣互动时有所转变,心中激起跟随耶稣的渴望,萌生赞叹之情,并进行分辨」。这是耶稣与群众关系中的三大恩宠。
教宗阐明,菲奥里托神父其实沉默寡言,但他擅长「聆听和分辨」,而聆听正是「对话的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