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说:“注视上主的伤痕,看到自己的疑虑和恐惧在天主的伟大前荡然无存,多默宗徒会有多么惊喜啊!这份惊喜激发希望,这份惊喜催促他走出去,跨越新的边界,成为你们信仰内的父亲。
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怎样在这些伤痕背后总有傲慢与自私,是这些因素导致了所有的不和谐,让我们不容忍,没有能力聆听和接纳与我们观点或立场相左的人。
滴着血微笑,在累累伤痕中给自己的未来挖掘一条出路,世界的烦嚣便会像浮云一样飘然而过。
哪怕这种伤痕不是你造成的,你也愿意作和平的工具!你是否勇于承认自己的恶行为可耻?哪怕这种行为不是你主观原因造成的,你也为此后果担当责任!你是否敢于承认罪过而自新?为了一切人,成为一切人。
为减少一些损失,就立即去关房门想隔断火源,没想到大火和热浪无情的将他打倒,当老板和众人将他抢救出来时,浑身的衣服已经融化在身上,两只去关门的手,只剩下几根骨头,全身上下没有一块好地方,伤痕令人触目惊心。
万物的美原先全都归於造物天父和祂的无穷之爱,现在却因人类的骄傲和贪婪而带着凄惨的伤痕。人类因骄傲而无节制地开采,破坏受造界。教宗例举世界上的水源说,水是生命的泉源,却因人无节制地开采矿物而受到污染。
我们要向那只注意自己,却排斥别人的窒息说不;它欲想抵达天主那里,却避开基督临在於兄弟姐妹身上的伤痕。这种灵修将信仰贬低为隔离和排斥的文化。
至於人性本善或是本恶的提问,教宗回答说:「人是天主的肖像,自然是善的,但人因陷入诱惑而受伤,因此是带有伤痕的美善,是软弱的」。「邪恶是另一回事,它更为丑陋」。
祂那可见的伤痕乃是敞开祂那不可见的爱的窗口。祂的苦难邀请我们将我们铁石般的心肠转变为血肉之心,要我们热爱天主。因著爱天主,也能爱众人。教宗指出,人一旦真的感到被爱,他也会施予爱。
迟到的多默明白「耶稣为自己受苦」,他在耶稣的伤痕中「亲手摸到天主温柔的亲近」:「他不仅信了复活,更相信天主无穷的圣爱」,从而作出最简洁而美好的信德宣认,说:「我主!我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