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搞好福传,还于去年冬天,倡导组织并在亚纳会的老会长和牧灵组的成员共同努力下,成立了北堂图书阅览室,每主日弥撒后都有教友借阅教会的各种书籍。每当主日弥撒后,宋神父的房间总是人满为患。
典礼由汾阳教区霍成主教主持,本教区署理孙慧杰神父等,共40余位神父参礼,前来参加的教友1500余人。
一个动作看起来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正好像五饼二鱼在几千人面前,令我们想到人类的无尽的需要,但天主让它成为了行奇迹的材料。最大的奇迹,就是他让他自己临在我们当中,为了世界的救恩临在于我们当中。
失败过、成功过、流泪过、想放弃过,但追随主的道路一定要走到底!
中南修院礼仪教授白红卫神父序言一.本地化与礼仪本地化 1.本地化问题的产生 2.本地化的概念及历史演变 3.新时期教会牧灵工作的本地化需要及使命 4.本地化实践中的成果与问题,挑战与机遇 5.
曾女士还向堂区爱心小组捐款1万元(2001年爱心小组成立时,曾捐献1万元)。北京教区神学进修班成立于1997年9月1日,目的是为提高教友的信仰素质。7年来已有62位学员领到毕业证书。
全体领受了圣洗圣事的基督信徒都蒙受迈向成圣的道路,大会特别深入了司铎、度献身生活者、婚姻生活的成圣圣召。
我出生在一个教友村,我们村不大,也就一千多人,基本上都是从一出生就接受了洗礼,成为了天主的儿女。近日,读到“信德”上的几篇关于婚姻问题的文章,我深有感触,浅谈一下我们村的婚姻问题。1、早婚早育。
3.修院教育与陶成及再培育的不断更新和提高客观的现实,无法去改变,但我们能做的也是必须着手要做的就是圣召的培育和再陶成,从而使能重新认识并加深与天主的关系,不断划向生命的深处,找到自己圣召的意义和价值,
恰逢禧年,李荣品神父以“遇禧年,作喜人,做喜事”为主题,讲述了禧年的历史、标志及意义;以其深厚的灵修经验和丰富的人生阅历,将圣经的智慧与贴近生活的实例相结合,以人生之福、身份之福、祈祷之福和成圣之福为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