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勉励传播人员致力於一种建设性的传播,抵拒对别人的偏见,促进相遇文化。这要求他们打破焦虑的恶性循环,不紧紧盯住坏消息,却要报道好消息。
世界各地的教会机构和学术单位要学习「结成网络」,一同找出适当的解决方法来应对「人类今日遭遇的时代性问题」。
这情况在人类的历史上不断重演:一旦少了天父,就会有所匮乏,渴望相遇,期盼寻获天父,在古老的神话中也是如此。「而今,我们可以说是活在一个缺乏天父的社会里,孤儿的感受影响自身的归属感和兄弟情谊」。
关于这点,教宗呼吁针对贫困国家的债务负担再次进行协商,以便于帮助它们发展,使它们有机会获得疫苗,促进健康、教育和就业。然而,这个举动「必须伴随著健全的经济政策和惠及赤贫者的良好治理」。
在采访中,奥莱特枢机首先讲到会议的意义,他说:“继2022年2月在保禄六世大厅举行了关于‘司祭职的基本神学’国际研讨会之后,同道偕行的教会正在深刻地寻求,促进所有信友的积极参与,以期产生更深的教会共融。
教宗强调,政治若尊重和促进人权、建立公民意识并鼓励青年,就能成为一种卓越的爱德型态,为和平效劳。愿这一家平安!
教宗的四旬封斋期文告又指出:“面对一大部分人类贫穷的这种可怕的挑战,冷漠无动于衷和自私自利的自我关闭,实在与耶稣的注视成了强烈的对比。
教宗说:藉着玛利亚,人类和历史向天主实际地敞开了心胸,接纳祂的恩宠,愿意承行祂的旨意。玛利亚是天主圣宠的纯真表达。教宗继续说,玛利亚代表新的以色列,旧约圣经以净配的象征来描述这个新的以色列。
此外,双方也谈到几个共同关心的问题,例如:保护环境、人道援助和各国人民的整体发展。最後,双方也分析了与国际社会有关的一些问题,包括和平与安全、接纳移民与地中海地区以及中东的概况。
圣座与巴勒斯坦国於2015年6月26日签署的整体协议已在去年2016年正式生效,内容涉及天主教会在巴勒斯坦境内生活与活动的各个重要面向,阐明支持透过谈判及和平途径,解决中东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