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也承认,每当我们所熟悉的一个亲人死去时,我们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他的一生、工作和在教会的服务将算作什么呢?教宗指出,答案来自«智慧篇»,即他们都在天主手里(智3:1)。
采琪修女一生,热心事主,谦卑无私,为修会事业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在修会内,采琪修女严守会规,谦卑和蔼,一言一行都是众人的表率。在霍州天主堂服务期间,她付出极大努力,创办了同德医院。
教宗在讲道中指出,基督徒的一生就是与耶稣相遇,在祈祷中、参加感恩祭、探望病人、帮助贫困者、想念其他人时,尤其是当我们不再自我中心、可亲随和的时候。
也不知道您会不会高兴,因为您的一生是那么艰苦、朴素,从不舍得花钱为自己买一件华丽的衣服,更不会买什么奢侈品,但它是女儿的一片孝心,希望您可以体谅女儿。
求今我呼求圣母,转告你的亲子耶稣,赐我一生全心归顺,幸蒙主爱,啊们。光明三端耶稣宣讲天国,劝人悔改献教友之母童贞玛利亚,我今恭贺你,得闻耶稣宣讲天国的光明。
这情景或许有阅尽人间沧桑之感,但是圣经是滋养我灵魂的泉源,是我们的天父赐予我们一生阅读的家书,暮年的我依然阅读这感人至深的家书、这爱意浓浓的家书!
有的人选择了用爱心去融化冰冷,用感恩汇报天主,哪怕是别人伤害了自己,也会用宽大的胸怀去对待他人,不为一点小利破坏众益,待人处事不仅仅计较;有的人选择了为天主的国而去献身,将全部交托给基督,一生追随他,不被世间名利与财富所诱
的确,那些拜金主义者、享乐主义者一生追求的就是这些“幸福”。但是,家藏千金,不过一日三餐;广厦万间,无非放床一只。即便你拥有了世界上所有的金钱与名利,但却丧失了灵魂,为你有什么益处呢?
生命无论多么易逝,我们仍然可以把握有限而短暂的一生,去为永恒累积一些不可朽坏的东西;如果能很好地生活,那又何必再怕生命的短暂,因为我们曾经为此生命努力过;生命本身的价值得到实现,也可以说是无憾此生了。
一直以为,人为了吃穿住行等基本生存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而奔波于尘世之中,劳碌一生未曾倒下,其动力和支撑就在于,人还有亲情友情爱情构织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