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冈新闻室表示,如往常那样,教宗启程前在圣玛尔大之家会见了大约10名无家可归者,其中男女都有。这些人“在圣伯多禄广场的柱廊下或附近的街道过夜”。
他于3个星期前出院,在返回圣玛尔大之家前,先到圣母大殿前的广场上,将一束鲜花交给大殿助理总铎马克里卡斯(RolandasMakrickas)枢机,请他恭放在圣母像前。
若瑟首先出镜,当他发现玛利亚虽未与他同居,却已身怀有孕,便打算与玛利亚解除婚约。若瑟做了个梦,梦中天使对他说,迎娶玛利亚没问题,因为她所怀的孩子是从圣神生的。
有时去到教堂听神父讲道,一次神父讲述了方济各玛利亚修会有七位修女在中国山西传教,用生命和鲜血为主作证,得了殉道的荣冠,艾修女年仅24岁就成了圣人。
她出生在一个老教友的家庭,落地八天受洗,取圣名玛利亚。名字虽好,可并没有给她带来真正属天属灵的快乐与幸福,因为她善妒,她的善妒是从最初的羡慕心理一路发展而导致了自己的痛苦与不堪的。
不妨看一看圣母玛利亚在往见表姐依撒伯尔为我们所树立的爱人如己样板:由天使的报喜中,玛利亚不但获知自己将要成为天主子的母亲,而且自己年老的表姐也怀了男胎,已有六个月。
在马槽的主要人物还有玛利亚和若瑟。教宗解释说,玛利亚是望德之母,她以自己的是向天主敞开了世界的大门,在耶稣圣婴身上看到天主的爱。
法广驻京记者在圣诞前夕采访了北京一位教名为玛利亚的教徒,玛利亚每周到教堂做礼拜。她向记者表示,在中国可以自由地信教,比如她所在的教区,就有一两千的新教徒。
他说:「一七年世青节的主题是「我灵颂主」和玛利亚的信德,而一八年的世界主教会议则以「不要害怕」为主题,就是与圣召所需的勇气有关。」
以圣家为主题,从圣家的家庭中看到了若瑟、玛利亚不同寻常的境界和磨难。在一个普通的木匠若瑟身上看到一个忠于传统,密切关注时实,勇于建立新秩序,开放创新的视野,勇于担当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