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撒中,圣道礼仪的读经员,奉献礼仪的孩童,都由朝圣团担任,并由朝圣团代表,向祭台奉献水果花篮,礼仪显得非常隆重。弥撒后,神父代表堂区向朝圣团表示热烈欢迎!
遵循保禄六世教宗的意愿,圣人遗体于1963年被转移到圣伯多禄大殿以圣巴西略命名的祭台下方,靠近圣伯多禄墓穴的地方。圣约沙法特始终保持忠诚,竭尽全力促进宗徒之首圣伯多禄领导的教会合一。
圣殿气势磅礴,十分壮观,祭台背景是彩塑的加尔瓦略山图案,圣体柜在山旁。白色大理石祭台下,是彩塑的达芬奇的《最后晚餐》,大堂内音响、灯光颇为先进。大堂内可容纳两千人参与弥撒圣祭。
教宗走入主教座堂时受到众人的热情欢迎,在走向祭台时,教宗问候了一名坐轮椅的儿童。在礼仪讲道中,教宗特别向美国修女表示感谢,表示对他们充满钦佩之情。他说:教会若少了你们将会怎麽样?
11:00,隆重的进堂仪式开始,各个堂区的乐队首先进入教堂,后面依次是吊炉、十字、蜡烛、修女、神父、主教,渭南教区五马路堂区合唱团咏唱进堂咏,同主教向祭台上香,正式开始感恩正祭。
教宗将在短短数小时的访问中接触到佛罗伦萨的各种群体,尤其是最弱小者、病患、穷人,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也将接触到服刑人,因为教宗在体育场举行弥撒所使用的祭台,正是由佛罗伦萨监狱中的服刑人所制作。
后桑峪露德圣母山依圣堂后的山脊而建,神圣而庄严;做为天地之母皇及世人之主保,在后桑峪教会史中,有数次圣母显现的传说,为纪念圣母为人们带来的恩典,1902年初,后桑峪的神长教友们首次建造了后桑峪露德圣母山,后来移山重建,并搭建了祭台
圣堂内,祭台两侧柱子上挂有红色条幅,上写:爱主救人终身献,丽艳芳表福音传。祭台上两只白色蜡烛上贴有金灿灿的四个字:终身承诺。
我们围绕著祭台,找到今天且永远都使我们在精神上不再饥渴的『那一位』。我们每次参与弥撒圣祭,在某种意义上,都等于在尘世预先体尝天国,因为从感恩祭的食粮、耶稣的圣体圣血中,我们学会什么是永生。」
弥撒讲道结束后,麻神父祝圣了祭台,举行感恩圣祭,礼仪在欢歌笑语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