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女服刑人在信中,向教宗讲述了她们的痛苦故事,她们在狱中的生活状况和恐惧。这封信是用西班牙语写成的,日期为2月3日。
梵蒂冈目前正举行一个题名“孔波斯特拉与欧洲,迭哥·赫尔米雷斯的故事”的展览。这个展览献给西班牙圣地亚哥·孔波斯特拉城第一位总主教迭哥·赫尔米雷斯。
「苏丹不要为我哭泣」纪录韩国传教士李泰述神父的故事,他在成为慈幼会会士以前是位医师,2010年1月14日因结肠癌,得年48岁。
参与活动的孩子们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来自热那亚3所学校的学生因2018年8月14日莫兰迪桥倒塌而受到严重影响;撒丁岛北部村庄2013年发生严重水灾;那不勒斯的孩子们则来自一个极其复杂的社区。
天主教澳门教区主教、圣若瑟大学校监李斌生寄语全体毕业生肩负起新时代的社会服务责任,要爱国爱澳,把眼光扩展至粤港澳大湾区及其他内地城市,将自身发展结合国家所需,用人生讲出新的美好故事。
原本自己也在度着简朴奉献生活的修女们却愿意倾尽所有、慷慨解囊的精神着实令我感动,不禁让我想起了圣经里“耶稣称赞穷寡妇的故事”,众人把生活中余留的部分拿出来奉献,而这个寡妇却是把自己的全部奉献。
教宗方济各近日致函这位运动员,他在信中写说:“亲爱的亚力山德罗,您的故事是一个嘎然而止后再出发的典范。透过运动您教导我们如何扮演生命的主角,以残疾上了一堂人性的课。感谢您给予那些失去力量的人力量。
梵蒂冈电台直播了这三天的活动,旨在让听众认识了解参赛者、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爱好,以及他们的信仰旅程。这信仰路程有时充实而强烈,有时艰难,但始终都能在感谢上主的祈祷中变得坚毅。
有些电影故事更直率地展示了这种联系,但在其它情况下却仿佛暗藏于无形,但我相信它始终存在”。(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克拉耶夫斯基枢机在谈到圣座爱德服务部的活动以及无数善行与援助的事例时,讲述了若瑟的故事。若瑟是一位“本地的无家可归者”,长年生活在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