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参观教堂,听神父介绍,随后参观了雅松达修女(后来得知,这位修女已经被封为圣女)的故居,这是我听到的第二位修女的名字,我不禁想起我所知道的第一位修女——德肋撒姆姆。
另一个美好时刻是短暂探访在莫斯科服务的德肋撒修女会。我们探望了所有在那里受到照顾的人,他们也表达了对教宗的热爱。帕罗林枢机最後谈到他参观了莫斯科东正教主教座堂基督救主堂,这经验令他深受感动。
那是耶稣在纳匝肋会堂宣布的「喜讯」:祂在诵读《依撒意亚先知书》的一段经文後表明,那段圣经「今天」在他们聆听时就应验了(参阅:路四16-21)。
当玛利亚从表姐依撒伯尔那里返回纳匝肋後,她因圣神有孕的事已显示出来。教宗提到若瑟当时踌躇和痛苦的心情,乡里爱说闲话的人开始在他耳边窃窃私语,令他感到难过。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从《依撒意亚先知书》获取灵感,以“高山”、“登上”和“万民”3个词论述教会传教的意义,强调基督徒要怀著爱走向他人,因为传教“不是一个负担,而是一份应奉献的恩典”。
他们「身体力行生命的福音」,有如圣母玛利亚往见表姊依撒伯尔、前去协助她一样。我们必须捍卫的生命,「绝非一个抽象概念」,却始终是个有血有肉的人。
新扩建的爱心小组叫“让爱在东胜(鄂尔多斯)行走”(出自德肋撒修女:在爱中行走)。善款由爱心小组成员自由奉献,且帐目两个月一公布,做到每一分钱都有来处和去处。
而在这方面,亲爱的姐妹们,你们拥有贵修会会祖的绝佳典范,他教导了你们做慈善的撒玛黎雅人,虽然总是在旅途上,却乐意随时停下脚步来照料穷人、为生活所伤的人,包扎伤口并给予聆听,多多聆听,以治愈冷漠、治愈孤独
例如,伊莎贝尔·佩顿的慈善修女会(TheSistersofCharityofElizabethSeton)就穿着她们那个时代的孀妇常见的服礼,而德肋撒修女的仁爱会则采用了基于印度贫困妇女所穿的传统蓝色条纹纱丽
1862年,她偕同意大利赤足加尔默罗会莱奥波尔多·贝卡罗(LeopoldoBeccaro)神父一同创建了喀拉拉邦的第一个地方修会:德肋撒加尔默罗修女会(CarmelitaneTeresia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