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提出的是,神父们在所属教区内行使的一切权柄,没有一样是凭自己的私意而行的,完全授自主教来自十二宗徒的权柄,这权柄又是十二宗徒由主耶稣那里领受来的。
这是难忘的喜庆日子,身穿白衣的儿童在奉献礼中载歌载舞,喜乐地领受圣体圣事。教宗鼓励孩子说:「你们要时常怀著今天的热情和喜悦祈祷。你们要记得,这是初领圣体、而非最后一次领圣体的圣事。
当年,他们前来传教时,并不保证肯定会成功,但是“他们确信,只要上主愿意恩赐生命、福乐,尤其是友谊的种子,那么任何人或文化都能领受这份恩典”。
但是“没有受洗的人也能领受天主的慈悲,因为天主在那里,在等待。祂等待那些人敞开心扉。请允许我说,祂接近我们,以祂的慈悲抚摸我们”。
6月16日是耶稣至圣圣心瞻礼,也是司铎圣化日,圣座圣职部借此机会发表文告,劝勉所有领受圣秩职务者做天主生活的见证人,同时强调教宗方济各提出的四个“亲近”是巩固今天司铎生活所必需的。
教宗在讲道中也强调,宗徒们在最后晚餐中所领受的圣体,也是赐给所有的人、赐给全世界的恩典,应该将之公开展示给人们,使每一个人都能够与经过的耶稣相遇…………使每一个领受他的人都能够因着他的爱的力量而获得痊愈并且更新
光荣颂集祷经天主,为了祢尊威的光耀及人类的救赎,使祢的唯一圣子作永恒的大司祭,求祢使圣神所拣选的司祭和基督奥迹的分施者,善尽他们所领受的牧职。
(谷16:15)你们所领受的圣神,使你们作义子,因此,我们呼号:阿爸,父呀!(罗8:12-17)你们的力量是在于宁静和信赖。(依30:15)你们的父,在你们求他以前,已知道你们需要甚么。
这人来,是为作证,为给光作证,为使众人藉他而信。他不是那光,只是为给那光作证。这是若翰所作的见证:当时,犹太人从耶路撒冷派遣了司祭和肋未人,到他那里问他说:图片你是谁?
上主说:要有光于是世上便有了光。而悲悯,是人之于为人的光,使用温柔的慈悲点亮的光,它是贯穿着生命的感动。人世间因为有了悲悯,才有了爱心捐献、人道援助、慈善公益等活动,悲悯诠释了人字的结构是相互支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