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在分饼时认出上主后,遂即动身,返回耶路撒冷,遇见那十一门徒并向他们讲了在路上所遇到的事(路24,33-34)。
按照虔诚犹太人的习惯,他们每年全家到耶路撒冷圣殿去祈祷。圣家不仅遵守天主的法律,也遵守人的法律。耶稣基督曾经说:我来是为成全法律,而不是废除(玛5:17-18)。
当他走进家门时,眼前的一切让他惊呆了,他一屁股坐在地上,怎么也站不起来:天主啊,为什么这样……为了儿子的眼睛,提买夫妇更加拼命地工作赚钱,希望能凑够更多的钱让儿子到耶路撒冷去找更好的医生为儿子治病,但一打听
Beatitudes)、方舟(L'arche)、生命之母(NotreDamedeVie)、厄玛奴尔(Emmanuel)、雅各伯之井(PuitsdeJacob)、提庇利亚(Tiberiade)、耶路撒冷兄弟隐修团
由于听到宗徒们的说话,聚集到耶路撒冷的无数朝圣者惊奇地说:「怎么我们都听见他们用我们的话,讲论天主的奇事呢?」(宗二11)。
圣保禄在书信中提到为耶路撒冷教会募款时,就强调这一点(参看格后八-九;罗十五25-27)。
正如先知依塞依亚先知预见的一个为众人设立的祈祷所(依56:7),难道我们没看见网络也提供了一个空间——像耶路撒冷圣殿的外邦人法庭——为那些没能了解天主的人而设的吗
「我们愿拜见耶稣」(若12,21),是《若望福音》中一些到耶路撒冷去完成逾越节朝圣的希腊人向裴理伯宗徒提出的要求。
每年逾越节,玛利亚和若瑟都带小耶稣长途跋涉去耶路撒冷圣殿庆祝逾越节(路2:41-52)。虽然耶稣基督就是天主自己,然而,玛利亚和若瑟在善尽父母的责任方面却从不马虎。
耶稣基督也是如此,他对别人的苦难产生怜悯,因朋友拉匝禄的死亡而哭泣,因耶路撒冷未来的被毁而忧伤,因即将来临的苦难在山园中恐惧。但耶稣基督的情绪是他对人真情的表露,他的人性之心是向别人敞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