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我们的祈祷该怎样做呢?这个问题一直在我的思虑中。于是,我便带着问题采访了一些教友:问:在你的生活中常常做祈祷吗?答:我没文化,不懂什么是祈祷,也不会祈祷。问:那你念经吗?
就在洛杉矶那个有名的玫瑰岗坟场不远处建立起了北美最大的佛寺——西来寺,凡有庙会或做法事,必有车水马龙堵塞交通,吹喇叭、敲锣鼓、烧纸钱、跳大神、披麻戴孝这类独特风景。
做共融与相遇文化的仆人:教宗方济各在弥撒讲道中用这句话勉励主教、司铎、会士和修生们每日回应他们的召叫。他强调了圣召的三重意义,即蒙天主召叫、蒙召宣讲福音以及蒙召推动相遇的文化。
春天的阳光雨露滋润了我和我的伙伴,我们把小草小花打扮得翠绿芬芳,小狗在草地上撒欢,小朋友们在我们身上做游戏、跳舞、放风筝。
(耶9:22-23)我们做教友的,应该谨记主的教诲,把智慧用在探求真理之内,把力量用在得救的行动上,把财富用在施舍中,这样做不但能得到天主的喜悦,更是一种最神圣的时髦之举。
二、每季度向社会献一次爱心,要做盐做光,实践信仰生活。三、每月为堂区做一件实事,要热爱堂区,建设教会。四、有条件的教友,每月捐献一元钱,为建设新的教堂。五、每人要做实实在在的福传工作,并结出成果。
随后,伊斯兰教人士对教宗的话,做出了不同的反应。有的继续要求教宗道歉,但有的则对教宗的澄清表示满意。众所周知,教宗在里根斯堡的演讲主题是信仰与理性而不是伊斯兰宗教。
弥撒当中,上千名慈悲使徒接受派遣,做天主宽恕的标记及工具,帮助天主子民敞开心门,向天主的慈悲开放。教宗强调祈祷、行爱德及守斋是耶稣邀请我们克胜罪的途径。教宗首先讲解了四旬期的意义。
他说:“按教会法要求,做上司的要多听属下的,做属下的要多反映你对教会的期望和需要。主教关心神父,神父关心教友,这是法典的要求。
埃尔·格列柯(1541-1614)绘常忆主爱,十字架上做祭献,宝血流尽洗罪愆,使我换新颜。救主深情岂能忘?勤勉行善来报偿。凡事唯求主欢心,信望爱日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