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教文明》期刊副主编帕尼神父,在最新一期的期刊中发表了一篇有关米拉尼神父的文章,他説明米拉尼神父当初开设学校的目的,就是让青少年成为具有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的教师,工会领袖和工人。
教宗指出,这是天主「极其重视」我们的标记,「这个意识帮助我们对自己的每个行为负起责任」。「因此,塔冷通的比喻召叫我们负起个人责任,为人忠信,在新的道路上继续走这个旅途,不『把塔冷通埋在地下』。
朝阳堂区赵云龙神父先做了总结,一年以来堂区定期举办各种学习班、培训班,使教友灵命得到了提升,福传意识增强,今年全年126人领洗。
"目前,在菲律宾南部,西尔西拉运动以其提高文化意识、教育,以及分享的工作而闻名。它的目的是把两个宗教的信徒聚集在一起,并重新发现联系引导他们到唯一的天主。
这个意识应当帮助我们小心警觉,勿使自己成为‘良心的主人’,在与青年的关系上尤其如此,因为他们的人格尚未形成,很容易受到影响。
教宗由衷降福这场特别的餐宴,并且说:「你们以明爱会的身分接受了邀请,在全球范围举办一个提升民众意识的活动来支持移民和难民:也就是我们去年9月27日一起揭幕的『分享旅程运动』。
教宗由衷降福这场特别的餐宴,并且说:你们以明爱会的身分接受了邀请,在全球范围举办一个提升民众意识的活动来支持移民和难民:也就是我们去年9月27日一起揭幕的『分享旅程运动』。
在沿著圣母足迹行走的旅程中,庇护十二世又于1950年11月1日颁布了圣母升天的信理,阐明天主之母灵魂和肉身一起升天是自初世纪以来就深深根植在基督徒宗教意识中的真理。
圣博德堂成为香港教区第一个堂区推出“家庭环保约章”,加强教友保护环境的意识。主任司铎孙英峰神父在5月23日圣神降临节的弥撒中派发约章,鼓励教友和家人一起参与。
教宗尤其强调:“本着热忱和伦理道德意识从事的运动,将成为锻炼健康竞赛和身体健美的途径,成为培养人性与精神价值的学校,成为个人成长和社会接触的优良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