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指出,这是一条坎坷之途,亚巴郎也曾遇到气馁的时刻,他觉得孤独、年迈、疲惫,抱怨天主说自己将死而无後,说天主不信守承诺。教宗解释道,亚巴郎的抱怨也是一种信德的表达,也是一种祈祷!
教宗说,魔鬼要么透过恶习、战争或不公义直接摧毁,要么以彬彬有礼和得体圆融的方式直接摧毁。牠们不出声,成为你的朋友,使你心悦诚服,把你带上世俗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让你成为不冷不热的人。
在此脉络下,耶稣透过聪明的人和愚昧的人作出以下的对比:前者以上主作为生命的基础,在磐石上建立自己的房屋;后者不聆听天主圣言,过著虚有其表的生活,把自己的房屋建在沙土上,没有稳固的基础上。
主教说,“耶稣基督世世代代为王,祂不守旧、也不落后,祂来是为给我们带来永恒的生命,为此,我们相聚在圣堂参与感恩祭,在朝拜祂、感谢祂、称颂祂的同时,更是提醒我们,要和祂在一起,同天主结合,分享祂的生命”。
文章首先指出,教宗发表这封牧函不仅为庆祝大圣若瑟被奉为普世教会的主保150周年,也宣布开启“大圣若瑟年”,为我们指明应走的行程。
教宗解释道,相比之下,我们好行为的种子可能看起来很小,“但一切的善都来自于天主”,而好的行为“总是在谦卑、隐秘和往往是不可见的方式中成长”。
教宗接着说,圣神犹如一位律师,祂保护我们,甚至在我们不爱自己、不宽恕自己时也一样。
“伤痛,尤其当它是这样的锥心刺骨又无法解释时,需要的只有紧紧抓住祈祷的线,日日夜夜向天主哀呼⋯⋯,不试图解决悲剧,却正视那总是反复出现的疑问。”祈祷至关重要,有如在悲伤过程中常相伴随的朋友。
他自由地面对权力:事实上,他召叫许多人跟随他,但他从不强迫人做事,也不寻求有权势之人的支持,他常走向弱小者,教导门徒们也照样去做,好像他曾做的那样(参阅路22:25-27)。
瞎子不死永远看不见;跛子不死永远不能行走,弱智的孩子不死永远有缺陷;麻风病患者不死会永远恶化下去;心绞痛的人,不死会永远痛下去而无法治愈。这岂不是很可怕的事吗?(恐怕地球也早已人满为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