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这座村庄便取名为孝母村。母亲过世后,杨杲又守墓三年,杨杲死后,葬于渭北塬上,清代陕西巡抚毕沅竖碑题铭:元孝母杨杲墓。俗语云:百善孝为先!
学生家长和学校应谨记这句非洲的智慧名言:为教育一个孩子,需要整个村庄。因此,双方应建立一种建设性的对话,培养互相帮助的精神,因为若缺乏频繁的交流和彼此信任,就建立不起团体;若没有团体就谈不上教育。
「吴神父来自马六甲的阿依沙叻(AyerSalak);我来自的同一个村庄。他是一位鼓励我追求自己愿望的神父。当我告诉我的父母我打算加入神父行列时,得到否定的答案。但是,我并没有放弃这个想法。
短暂一周里,本地牧灵负责的大训堡本堂苏圣意神父狠抓良机,穿梭在这四个聚会点,有时为了教友的牧灵实际需要,辗转四个村庄,拖着一身的疲惫,听告解、讲道傅油、举行四台弥撒,苏神父真乃乐此不疲。
在太行山之巅,上党古地有一个盆地,盆地内有一个大村庄名叫马厂。马厂是长治教区管辖的一个有名堂口,这里地平水浅,交通方便,拥有近5000名虔诚善良的教友。村里活跃着一支深受大家喜爱的义务助灵小组。
地方教会通讯员表示,2008年迫害基督信仰团体重灾区布班内什瓦的神长教友们,深入到基层的村庄去同人们密切接触,努力恢复信心和彼此的信任。基督信徒也去主动接触那些曾经冲击教会、圣堂和教会人士的人。
出现的情况很惨淡:由于雅鲁藏布江和恒河的洪水泛滥,8,246个村庄处于水下,这些河流已经破坏了河岸,淹没了阿萨姆邦的30个地区和比哈尔的12个地区;阿萨姆邦31%的家庭和比哈尔的11%家庭已家园被毁了。
此外,圣言主日的徽标上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圣经场景:门徒们朝厄玛乌村庄行走。总主教指出,这徽标具有立即能让人识别出的特色,为要理讲授提供灵感,并帮助人明白举行圣言主日的意义。
修女们收到这沉甸甸的礼物,马上想到的是冒着零下20多度的严寒、日夜奋战在村庄路口的村委会管控人员,便毫不犹豫地将口罩又转赠给他们。村委会工作人员感动地说: “你们每天接触病人、也需要啊!”
等到天主圣三的光荣再次降临到这个教村庄时,已是二十多年以后的事情了,但圣殿早已荡然无存,成了农田,教友们每逢主日、大瞻礼,只好往几十里路外的银川跑,在当时交通尚不发达的农村,他们只好坐着毛驴车,半夜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