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访问行程紧凑,活动众多,其中一个特别之处是教宗将乘坐教宗座车行驶大约400公里,以便近距离地与民众接触。
海教区沈斌主教在讲道中,邀请大家学习圣母的信心和慈悲,以一颗敏锐的心,时时觉察到他人的需要,把天主的恩宠带给身边的人,要做到心系国家、社会,心系教会和他人,信仰灵修不只是在祈祷中,更该实践在生活中。
空墓象征着事情之间的空间:死亡与生命、黑暗与光明、恐惧与欢乐、怀疑与信任等之间的空间,我们或许需要在这些空间,花时间停留一会儿,才能成熟,成为真正的信友、真正的追随者。
司铎既充满人性,也完全是天主的人,他对世界及其不幸有怜悯的心,服从天主,自愿归属。从旧约中有关默西亚的观点谈起,将它与基督在救赎史上所实际完成的一切作对照。
教宗强调,耶稣的眼神充满怜悯,我们切莫忘记天主始终关怀我们、怜悯我们、温柔善待我们。其次,耶稣看见渔夫们灰心丧志,走上那艘属于西满的船,借以进入西满的生命,分享他的失落感和一无所获。这举动意义深远。
这次访问是教宗在慈悲禧年期间,於每个「慈悲周五」从事的慈悲善工。罗马SOS儿童村主任孔蒂尼(PaoloContini)向本台介绍他们所收容的对象说:「我们的青少年几乎全是由少年法庭指派而来的。
唯有如此,那份自天主圣三当中所涌流出来的慈悲,才能启动我们的生命,并对有需要的弟兄姊妹,施行怜悯和慈悲善工。2.「卑微人一呼号,上主立刻俯允」(咏卅四7)。教会一向注重这声呼号。
唯有如此,那份自天主圣三当中所涌流出来的慈悲,才能启动我们的生命,并对有需要的弟兄姊妹,施行怜悯和慈悲善工。2.「卑微人一呼号,上主立刻俯允」(咏卅四7)。教会一向注重这声呼号。
这是教宗方济各继中非班吉和圣伯多禄大殿之後所开启的第三个慈悲圣门。教宗表示,我们应在此喜悦时刻重新发现天主的临在,好能成为慈悲的工具。
荣休教宗在访谈中论及成义、救恩和慈悲这几个与当代人有关的重大信仰课题。本笃十六世先从成义及信仰的核心问题谈起:信仰是什麽,怎样才能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