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教宗谈到当天教会庆祝的耶稣显圣容瞻礼,谈到28年前保禄六世教宗在这里去世,更再次为中东的和平呼吁。
圣周五下午,巴日苏神父带领教友们在圣堂内大拜苦路,纪念主耶稣的苦难圣死。巴神父双手高举十字架走在队伍最前面,分别站在十四处苦路圣像前,身后是全体教友,在历时一个多小时的礼仪中,很多教友都痛哭流涕。
礼仪中还为遭受地震灾害及身心痛苦的人们祈祷,求主因耶稣所受的苦难,宽恕子民的过犯,广施慈恩,帮助他们脱离困境,以坚定的信心迎接主的复活。
怀念圣母痛苦,默想耶稣苦难,感谢救赎大恩,激发爱主热情。这是圣母痛苦占礼,两万多朝圣者的共同心声。
信德网讯4月14日是耶稣苦难主日,即圣枝主日,桂林一直在中雨、大雨中度过,无法进行大规模游行,只好从教堂门口的小院游行到教堂大门口进入堂内。
因为耶稣活着的时候已经多次预言过自己要死而复活,他经历苦难死亡也是众目所睹、确确实实,而复活起来后又显现给不少人。也许为世上很多人来说,这事是如此不可思议,以致于只能当作历史演义、小说传奇。
耶稣治愈我们的记忆,「使之扎根于最结实的基础上」:诚如圣保禄宗徒所言,耶稣的爱、耶稣的圣心叫我们「在爱德上根深蒂固」(参阅:弗三17);为此,我们需要与上主亲密无间,在朝拜中接受上主的凝视和爱。
玛雅-法纳尔表示:他(耶稣)的脸就在那里,而且正在注视着我们。她提到,这幅被侵蚀严重的绘画是在一个教堂遗址中发现,描述了耶稣的受洗。
耶稣从生到死叁十叁年中都是在从事救赎人类的巴斯卦工程,但在他生命最後几天这项救赎工程更是达到颠峰。他以自己的死摧毁了死亡,以自己的复活给世人新的生命。耶稣现世生命最後的一个星期教会称之为苦难圣周。
但作者强调:耶稣不仅承担了十字架的苦难,还藉此完成了救恩工程。他是信德的“创始者”(希腊文:archēgos)与“完成者”(teleiōtēs),指明基督是我们信仰的起点与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