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撒讲道中张神父为大家讲述了圣女小德兰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并告诉大家:她的精神在当今这个崇尚权力的时代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美好的榜样,她对天主时时的依赖就像小孩子依赖自己的父母亲一样,把整个心灵完全交托给天主
经济消费主义在他们还很年轻的时候就把他们改变成消费者,而追求享乐主义很快就把他们的天真纯洁给消除了。宗主教在圣诞牧函中再次提到耶稣对小孩子的爱和偏爱。
带队的许永亮神父表示:玛利亚玛达肋纳,去坟墓那里,耶稣的面容不见了,象征我们信仰的第二个阶段,她原想寻找耶稣以前的面容,但耶稣复活后,给了她一个使命,宣扬肉眼不可见的耶稣,这也给了我们一个信息:我们的使命是向别人描绘耶稣的面容
这令人难以置信,但是给贱民和给非贱民的圣堂确实有所区分;在某些地方,贱民不准参加圣咏团或是为祭台服务,就连在弥撒中读经也不行。在各种歧视当中,有些地方甚至不准贱民领受圣秩或是加入修会。
此次官地堂区20个家庭的探访总支出人民币贰仟壹佰元(2100元),这些钱的支出全部来自爱心教友给社服中心的捐款。
弥撒前椿木峪本堂甄亚飞神父首先简短讲解了圣母在1917年5月13日至10月13日六次在葡萄牙法蒂玛显现给三位小朋友的情况。大礼弥撒由保定教区主教安树新主教主礼,甄亚飞及教区八位神父共祭。
尽管这样,她对天主的信赖依然没有改变,她相信这是天主给她的考验。她说:等我休息一段时间后,我继续为天主工作。她的这份精神让我们深受感动。她也对善心人士的帮助表示感谢。
大家在寻找的过程中,当被找到者送棉衣给他们时表情各有不同,有的惊喜,有的一脸茫然,有的不知所措,有的甚至害怕,有的拒绝,有的双手合撑说声谢谢,从他们的表情中看到好久没有被人这么关心过。
(梵蒂冈电台讯)荣休教宗本笃十六世2月5日回函给意大利《晚邮报》的读者,提及他的「体力缓慢衰退」,并为他所感到的关怀表达感谢。
我们修道人回想一下修道的起初,进修院之前,我们承诺给父母,许诺给天主,一定要好好修道,但当我们踏进修道院之后,做得又怎样呢?然而,我们如何才能保持住善的一面,而远离恶的一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