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出,在从受孕到衰老的人的生命受到威胁的地方,也需要得到帮助和支持。教会的任务是教育家庭对世界和平作出贡献,因为家庭无疑是学习和实践宽恕、和平及修和文化的恰当场所。
遵守命令应该以人的生活来理解,为了使我们的整个生命都能遵行。事实上,做基督徒,并不意味着属於某一种文化或某种教义,而是把自己的生命与耶稣联在一起,并且通过祂而与天父联在一起。
(梵蒂冈电台讯)华盛顿总主教乌尔(DonaldW.Wuerl)枢机6月28日参加美国企业研究所(AEI)组织的大会公教思想和人类繁荣——文化和政治。
圣座文化委员会副秘书长泰伊(PaulTighe)总主教主持了感恩弥撒,圣座传播秘书处秘书长鲁伊斯(LucioAdrianRuiz)蒙席和《公教文明》期刊主任斯帕达罗神父共祭。隆巴尔迪神父在弥撒中讲道。
这两份摘要都提到集体携手合作的重要性,不论各国的文化观念如何,都承认侵犯是个罪行。22日上午会议的一大重点是,教会积极落实保护儿童的规则与指南,这项努力已促使世界许多地方的侵犯案件数量减少。
这位圣座神长说:「我们目睹了恐怖份子、极端组织和宗教狂热者攻击不同宗教背景的信徒和团体,这些加害者毫不尊重与自己信仰不同的人的生命。」
教宗期勉他们建设一个更正义、更和谐的世界,促使人的生命、尊严和权利受到重视,环境得以可持续发展。教宗表明,和平乃是「整个人类大家庭的盼望」,是透过「对话、修和及生态皈依」缔造的「希望之路」。
北票是化石之都,这里的红山文化曾吸引了世界的目光,世界上第一只鸟从这里飞起,第一朵花在这里绽放。
希望更推动人去‘分享旅程’,因为旅程应是双向的:有人来到我们的地区,我们也要走向他们的内心,去了解他们、他们的文化和语言。这是一段双向旅程,但如果没有希望,这旅程便无法实现。
我们无法洞察天主如何在多元文化并存,并且相互冲突或相互补充的背景下,完成他的救赎工程。但是,我们明白行动胜于祭献,付出胜于收获的道理。当今,天主对人类爱的行动的期待可能更超越他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