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到了,对于成年教友来说,进堂参与弥撒是很平常且容易做到的事情,但是对于一个在寄宿学校就读的小学生来说却既不平常也不容易。
我们的学校不只针对基督信徒。在这里,基督信徒学生和他们的穆斯林朋友及同伴一起学习,而他们的家庭也希望他们的子女一同受教育、一同学习价值观,学习做事和互相认识的方式,即使信奉不同宗教。
现在,一项新的工作正在紧急进行中,即将一些在学校的难民家庭安置在帐篷中,以空出学校让儿童上学。教区的明爱机构正在找帐篷,使难民离开学校。
当时由于学校的公寓楼建造未完工,只能在外租房。德国有个住宿规定,不允许孩子与父母同住一个房间,他们怎么也找不到合适的住房。由于他们言语不通,人生地疏,经济又紧张,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对於被迫迁徙的儿童而言,学校是自由的空间。在课堂上,他们受到教师的照顾和保护。不幸的是,学校未能在暴力播种者的袭击下幸免於难。而实际上,教室是分享的场所,即使学生们属於不同文化、种族和宗教。
他首先谈到巴伦廷·帕伦西亚神父,说:巴伦廷·帕伦西亚神父1871年生於布尔戈斯,毕生服事孤儿、贫穷及遭排斥的孩子,在他创办的圣何塞慈善学校(PatronatodeSanJos
老挝和越南都有手语及聋人学校,而当时的柬埔寨什么都没有。那时候,狄神父没想过会把一生大部分时间投放在柬埔寨。狄神父在路易维尔城成长,成年后在美国的聋人社群里工作。
以下是他的演讲辞:我出生在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家庭,我在一所天主教学校上初中和高中,这所学校以我们的殉道者金大健(AndrewKimTaegon)的名字命名,他是第一位韩国神父,为他人献出生命,他的见证深深地吸引了我
比赛在普禾加多圣玛利亚学校举行,来自中爪哇省万由马士约二百名不同宗教背景的学生参加。教区儒利安.苏纳尔科(JulianusSunarka)主教主持开幕仪式。
自2002年以来,本堂神父补进32万元,先后帮助龙宝龙古梅子小学、石桥志林小学危房改建,改善了学校的环境,深受政府的好评和群众的赞誉。(汪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