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列举了当今世界面临的迫切和重大挑战:使用地球资源和尊重生态,公平分配财富和控制金融机制,关怀贫穷国家,对抗世界上的饥饿现象,推动人的工作尊严,为生命的文化服务,在各民族间建设和平,宗教间的对话,善用社会传播工具
在经济、地缘政治和生态的冲突中有黑暗存在,但更强而有力的是基督之光。愿基督成为众多儿童的光,他们在中东和世界不同国家遭受战争和冲突之苦。
他在求学期间对天主教信仰产生了兴趣,于是走上了皈依的道路。他领洗后,也把基督信仰传递给他的家庭,其中包括他的表弟雅各伯·权尚然(GiacomoKwonSang-yeon)。
教宗说:这需要灵性皈依和牧灵改变,首先要明白藉着圣洗圣事的力量我们大家都是传教的使徒,被上主派遣,怀着喜悦和热忱去传播福音,并且重视民间敬礼这一珍宝。
教宗指出,教会运动和新团体在教会意识上如今已迈向成熟阶段,这阶段要求持续皈依,好能使福传的动力结出越来越丰硕的果实。教宗谈到他们所依赖的3个支柱:神恩的清新、尊重每个人的自由、寻求共融。
教宗继续说,贤士们是皈依真信仰的模范,比起权势的外在光辉,他们更相信天主的良善。因此,我们应该自问:天主藏身于怎样的奥秘中?哪里可以遇到这奥秘?
甚至连撒玛黎雅人的皈依也是藉着另一名罪人的工作成就的。当祂派达味与哥肋雅作战时,这似乎是一个疯狂之举:只有投石器和卵石的弱小达味对抗一个拥有大刀和众多武器的巨人。
他的这个选择以及他最初的言谈和举动深深打动了我们,因为八百多年前瓦尔多运动的诞生正是源自一个与亚西西方济各事迹极为相似的平信徒的皈依经验。後来,瓦尔多运动在1500年演变为瓦尔多教会。
为此,圣教会不但教导她的子女们为得救应当多祈祷,更殷切希望我们要研读圣经,并按圣经的教导去生活,进而圣化自己,希望我们不但用自己的善表且能用学到的天主圣言劝导周围的人,劝化引导更多的人认识基督,皈依基督
原信基督教,1911年皈依天主教。妻子死后入本笃会,1935年晋铎;1945年陆徵祥被教廷封为圣安德鲁修道院名誉院长,后卒于职上。吴经熊(1894-1986年):宁波人,中国法学家、著作甚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