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记者请曾多年在日本传教的耶稣会士皮塔乌神父同我们谈谈他对日本政界新事物的感想:答:麻生首相作为日本良好的政界人士尊重宪法,因此也尊重所有人享有宗教自由的原则。问:天主教会对日本社会有哪些影响?
根据她的个人经验,信徒把圣母像带到家中一起读圣言、念玫瑰经,此举令非信徒家庭成员有机会在旁静听,不知不觉中体验祈祷的平安与共融。
为此,大会本着向对话开放和传教的态度而非常关注这方面的问题,圣座在俗教友委员会也由亚洲教会不同部门看到令人振奋的征兆并接到有关的建议。目前,亚洲在各方面进行重大的转变,它正在世界舞台上崭露头角。
当我们成为传教的使徒时,热情就永远不会减退”。“如果我们在自己的生命中遇到了基督,就不能只把祂保留给自己。重要的是,也与他人分享这个经验”。
后者在北非传教服务,是一位福传者和殉道者,本笃十六世教宗于2005年册封他为真福。普瓦索尼耶神父融合了方济各会的灵修和法国人的隐修与探险精神,因此拥有独特的信仰和对话经验。
他当时已经是60多岁的人了,无论春夏秋冬还是刮风下雨,他每天骑着自行车奔波于传教的路上。
教宗指出,首先便是不求回报,因为「传教动力不在于获得的逻辑,而在于付出的观念」。第二个特色是谦逊温良:「那是投身于服务的关键,其目的不是霸占空间,而是开启进程」。
梵二大公会议在《教友传教法令》中强调:“一切基督徒都负有一项高贵的使命:为使上主救人的信息到处为所有的人知晓、接受。”
梁国辰神父说:“在避静之前我曾考虑是否要参加这次避静,然而通过这次避静,我懂得了天主在我身上所彰显得的大爱,天主通过我要作的事工,我回到传教生活中更应藉助天主的恩宠发挥更大的作用。”
韦莱枢机最后表示:若没有牢不可破的团结,就不会有传教和社会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