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勉励这3个非洲国家的主教们:“在你们为和平的服务中要继续促进与其它宗教对话,更要与伊斯兰教对话,反对任何形式的不容忍、不正义和压制行为。”教宗又指出“对话与共融该当是地方教会应有的气氛。”
……饭桌上吃水果时最后一个得到的不总是最好的吗?大家不总是争着先吃剩饭吗?圣堂里,大家不也总是争着第一个先到,而最后一个离开吗?……那时的热心去哪里了呢?那时内心的平安喜乐现在还存有几分呢?
记得在“四清运动”中,有好多教友在工作队的号召下都写了退教书,而婶娘他们全家不但没写,反而暗中鼓励我们:“不敢背教、背天主,哪怕舍生致命!”说实话,我的这点信德,都是在那时扎下根的。
那时候,我真有点绝望了,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道向谁述说?突然有一天,一位朋友对我说,你们为什么不去教堂呢?或许在那里你们会改变的。于是我俩一起走进了教堂。
如果说“知耻近乎勇”,那么,这种人因为不知耻便显出一种卑怯的无赖相和残忍相。只要能够不受惩罚,他们可以在光天化日下干任何恶事,欺负、迫害乃至残杀无辜的弱者。盗匪之中,多这种愚昧兼无所敬畏之徒。
弗洛里斯主教说:「我认为,当涉及移民尊严的问题,作为主教团,我们必须表达更强烈的声音,去指出他们并非罪犯,他们是脆弱的家庭,而我们需要邀请所有政府介入,不单只美国,去保护作为人类一分子的移民,不要把他们置诸不理
在此脉络下,耶稣透过聪明的人和愚昧的人作出以下的对比:前者以上主作为生命的基础,在磐石上建立自己的房屋;后者不聆听天主圣言,过著虚有其表的生活,把自己的房屋建在沙土上,没有稳固的基础上。
文章首先指出,教宗发表这封牧函不仅为庆祝大圣若瑟被奉为普世教会的主保150周年,也宣布开启“大圣若瑟年”,为我们指明应走的行程。
教宗解释道,相比之下,我们好行为的种子可能看起来很小,“但一切的善都来自于天主”,而好的行为“总是在谦卑、隐秘和往往是不可见的方式中成长”。
主教说,“耶稣基督世世代代为王,祂不守旧、也不落后,祂来是为给我们带来永恒的生命,为此,我们相聚在圣堂参与感恩祭,在朝拜祂、感谢祂、称颂祂的同时,更是提醒我们,要和祂在一起,同天主结合,分享祂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