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团走红了,福传新局面打开了,其中无不浸注着全体演员们的辛勤汗水,体现着他们跟随基督,热衷福传的执著精神,更依赖天主的圣召恩佑。
(图:天美社)宗座社会传播委员会主席切利总主教(C.M.Celli)十月四日致开幕辞称,教会内的性侵犯事件令整个信仰群体进一步跟随天主,好能作出更深入的见证。
当一名青年选择跟随天主教信仰,那是因为他感受到团体的经验。教会尤其集结青年,教育他们,敦促他们参与爱德善工和要理活动,并且寻求生命的意义。
在晋见教宗以前,与会童军跟随圣人的足迹走向罗马,在旅途中「感受到内心的自由」。这些曾在不同时期走遍欧洲许多地方的圣人分别是:保禄宗徒、本笃、济利禄和美多弟、亚西西的方济各,以及加大利纳。
上主将临,但你却跟随自己的欲望;弟兄姊妹敲响你的门,而你却感到厌烦。这就是消费主义的自私态度。」消费成瘾的人,心灵受到麻痺,因为「他们拥有许多物品,却不再行善;家里堆满杂物,却膝下无子」。
就如在首批门徒身上所发生的那样,他们“与导师耶稣、祂的目光和祂的言语相遇,祂给予他们跟随自己、改变生活的动力,让他们具体地为天国服务”。教宗最后总结道,所有人蒙召成为天主圣言的使者。
我如果以跟随耶稣为基督徒的尺度,我将以同样的尺度受审判,而且是在极大的怜悯、同情和慈悲中受审判;但是,如果我的方式是尘世的,我只利用基督的信条,我去参与弥撒,但我以世俗的方式生活,我将被这样的尺度所审判
上主并不加快脚步,而是一直跟随我们的缓慢步调」。这也是朝圣的传统规矩:真正的朝圣者必须按照走路最慢的人的步调前行。耶稣深知这一点,并且如此行事:「祂不疾不徐地等待我们迈出第一步」。
少了自由,就无法跟随耶稣。当然,自由有时会走过头,失足跌倒,但这总好过在开始走向耶稣之前,就一蹶不振。教宗最后恳求上主光照我们,「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内心是否自由」,能否自由地走向耶稣,「成为祂的羊」。
教宗主持三钟经(梵蒂冈新闻网)「好种子和莠子代表的不是抽象的善与恶」,而是「我们这些可以跟随天主或魔鬼的人类。」教宗方济各7月19日主日在三钟经祈祷活动中如此清楚明白地论及当天主日福音中的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