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为恭敬天主,救自己的灵魂”。这个答案比较简单和个人化。
教宗深知,魔鬼和原罪临在于这个世界;为了得到救恩,我们必须仰赖至高者的救援。这并不意味著个人和单位的责任得以减轻,而是将这些责任放回在它们真正的背景中」。托尔涅利指出,「教会无法独力救自己免于凶恶。
为耶稣来说,是他爱罪人的体现,并主动走近罪人,用他温暖的手,炽热的心,迫不及待地在罪人身上实施天父在创世之前就预定了的救恩计划,表达他对罪人的真诚怜爱与挚热的呼唤,提醒罪人悔改,邀请罪人共赴圣宴,重获天父子女的自由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首先谈到,吾主耶稣受天父的派遣救赎人类,祂又打发12宗徒到世界上,使他们充满圣神的德能,向万民宣讲福音,将万民集合在唯一的牧人下,圣化他们,引领他们得救恩。
可以想象当年的默默无闻的Mohr神父在圣诞节前的晚上在山坡上望着奥地利乡村月下的景色,遥想圣经中关于救主降生的记载,感慨上帝借着道成肉身的圣子成就的救恩,是任何心被恩感,灵感奔涌,写下这"StilleNacht
就这样,亚巴郎和黎贝加都在偶然的机会当中,被邀请进入了天主救恩的计划中,他们二者的蒙召有同样的模式:召叫——答应——离开。
讲道中,汤牧劝勉准司铎要凭信仰不断更新自己,在基督的新生活中立身行事,并藉着施行圣事去带出基督的救恩。接着,张明德会士在汤主教前作圣秩许诺;主教和共祭神长为张明德覆手、再由主教祝圣他为司铎。
礼仪中,教宗祈祷说,“富于仁慈和大爱的亚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的天主,求祢使教会因着圣神的作为,享有内在更新的喜乐,并以救恩和救赎为标志,行走于世界中”。
上主于是在祂逾越奥迹的高峰、施予救恩的高峰,向受造的世界倾注了祂圣善的神,以此对抗分裂的神,因为圣神创建和谐,是带来平安及合一的神”。
尽管在信仰上有分歧,但我明白救灵魂是大事。天主十诫中,第四诫孝敬父母,婆婆是丈夫的母亲,也是我的母亲,应竭尽全力去挽救她,恳求天主救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