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在玫瑰山庄右下的荒丘上建“钦一斋”:高9米、深20米、宽10米,装潢和设备皆现代化:白大理石铺地、上半间砌白大理石讲台,后壁仿塑达·芬奇的《最后晚餐》像,台前列沙发10席,在这里作学术讲演,下半间置长方形阅览桌两张
如何正确指引孩子,又如何恰当地批评管教儿女,也应当是作父母的要学习的!其实,父母对儿女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有一个即将考大学的女孩对我说:“巧凤姐姐,我好累,为什么非要上大学?
要维持与基督共融,我们必要遵从天主圣言,基督的训诲:“谁爱我,必遵守我的话,我父也必爱他,我们要到他那里去,并要在他那里,作我们的住所。”
正如耶稣向门徒们说的:‘谁爱我,必遵守我的话,我父也必爱他,我们要到他那里去,并要在他那里作我们的住所’(若14,23)”。教宗告诉广场上数万群众说:“为一个有信德的人来说,整个宇宙都在谈论天主圣三。
堂北隙地为若瑟木工场,依山布景,父子在作木工活儿,圣母旁坐作女工,表现浓浓的圣家亲情。堂前有露天圣坛,坛前上、下两广场,可客万人。上广场有首任教宗圣伯多禄宗徒塑像、圣母圣心亭。
进入玫瑰园,同时是歌颂天主的爱情:这是坚贞而热诚之爱,在基督耶稣内作我们的天主,我们的救主。 念玫瑰经,进入圣母的玫瑰园,是向天主宣誓,保证我们的爱也是坚贞而热诚的。
当我在谈恋爱阶段为婚姻作准备时,我阅读了这份通谕。我从中找到了一个希望的讯息,它为我打开了一幅广阔的自由前景:我可以选择促进生命。
默观神修的前提如果没有正确的神修理论指导作灯塔,作导航,终会迷途,无法前行的。当确定了神师们交给了我一些灵修指南后,我开始了自己的默观之旅。说起来真有些小儿科和格式化。
各堂区将慈悲禧年的实施情况作反省和总结,以书面报告的形式上报教区,在慈悲禧年闭幕大会时,作一个总体汇报。
教会报刊的时事要闻常会为我们提供有关信仰的重大事件,慈母教会当前需要关注的特殊祈祷意向等,只有及时了解这些讯息,我们才能与普世教会休戚相关、同步同心同感情,为着同一意向而祈祷献祭作补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