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召开市长办公会议研究,经与市教育局协调,将教堂北侧属能仁中学价值2000万元的闵农楼及周边场所交给教会永久性无偿使用,并明确闵农楼西侧操场教会拥有优先使用权。
吉安北门天主堂原由天主教教友法国富孀捐资,1895年吉安天主教会准备兴建,清宣统三年(1911)始建,1920年建成,有教堂、附属楼、神父修女楼、医院、花园菜地等六大部分组成。
浙江省民宗局楼处长(左一)、宁波市民宗局徐处长(右一)浙江省民宗局楼剑涛处长、宁波市民宗局干部徐东航、宁波教区总堂主任司铎徐文洲神父、宁波教区郏丽莎修女、陈德霞修女与胡主教一同来访。
该堂解放前曾为教会正心小学,堂西侧建有女校舍楼一幢,及厨房等;东侧有二幢楼房,一幢是神父楼,一幢是男校舍。解放后被政府占用作为县政府办公场所、食堂及县广播站。
河南总修院大门(外景) 河南总修院转楼(内景)1929年,河南省天主教各教区主教协商,为培养中国神职人员实有必要设立高级修院之所需。(在该院成立前,均系由各教区内自行培养)。
学习教理提升信仰由于聋哑人的特殊性,学习圣经、教理有相当的难度,于是楼霞、楼华姐妹俩及郭淑英教友便承担了手语翻译的担子,使聋哑人能及时了解神父在弥撒中所讲的道理。
2006年的9月,原洪家楼教堂本堂赴北京中国天主教神哲学院进修。袁神父的离任让堂区太多的教友感到举足无措,甚至影响了正常的信仰生活!
下午的参访由仙风道骨的楼道长全程陪同,楼道长是丁神父的老朋友,因此还亲自安排素斋,宴请大家用午膳。就着简朴的素肴,品饮道长提供的香茗,诸位修士感到别有一番风味。午餐后,大家随楼道长参访白云观。
江西教区主教府项目位于南昌市九龙湖枫生高速西片区,拟建有教堂、神父楼、主教楼、办公楼、培训楼、利玛窦灵修中心、连廊等配套设施,整个建筑风格围绕我国宗教中国化展开,建筑风格采用“中西结合”“古今结合”等复合性原则
于2015年11月开始维修,因教堂的神父楼在文革期间被电影院所使用,归还教会时已破烂不堪。历经10个月的维修,教堂、神父楼及自养店面的面貌焕然一新,并加盖一座办公楼及附属建筑,于2016年7月底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