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宗教信仰和观念给画家很大的触动,创作的这幅《圣母玛利亚》象征着画家对和平、安宁和幸福生活的憧憬,并希望能够获得国际社会对抗战的支持,是画家爱国热情的表达。
参加的人士将与澳门本地青年分享交流意见和经验,以协助青年加深对礼仪音乐的认识,推动教会歌咏团的礼仪角色,提升对礼仪音乐的表达和创作能力,使各地区信友更能有效地透过音乐表达信仰,同颂主恩。
教宗尼科洛五世(1447-1455),人称人文主义教宗,举世闻名的梵蒂冈博物馆是他创立的,他希望重建罗马,恢复古典文学的著作及艺术,因此邀请了最杰出的艺术家们到梵谛冈创作,真福安杰利科即是其中之一。
玛利亚·赖藉着她的创作守护文字形成前的语言,宛如一本本由面包、织品、陶土、瓷器、纸张等材质构成的书。这位享誉国际的意大利艺术家的作品此刻正在梵蒂冈宗座图书馆里与珍贵藏书对话。
这件艺术品的创作动机是要激发人们思考有关无家可归者的问题。该铜像由圣味增爵大家庭所赠送,与该修会大家庭的使命“十三个家活动”(13HousesCampaign)息息相关。
此歌曲是由来自不同国家的多位艺术家共同创作的。歌曲和音乐视频将在各大数字平台,以及网站https://www.sinododigital.com/上提供观看。(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采风活动为学员写作提供了充分的素材,摄影老师全程指导学员们如何创作出好的作品。
作品有意大利和欧洲的绘画,还有雕塑和挂毯,都与最后晚餐有关,这些展品都属于15世纪至19世纪期间的创作,呈现的主题有两个明显的时刻:建立圣体圣事和宗徒领圣餐。
性情温和的拉斐尔创作的圣母,颇具人情味和亲切感,在画中和谐流畅的人物关系中,我们看到了对人性的颂扬,需要通过对神情的修复来完成。摘自2000年12月8日《文汇报》作者:张抗抗傅铎/荐
其中,许多都是非基督信徒,大家共同帮助修女们完成戏剧表演的创作、技术准备以及后勤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