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很年轻,然而他已有能力决定自己在教会内所担当的角色,无论付出多少代价也要发扬并捍卫它。我希望孩子从中懂得更多。」
他表示,当经济准则或不计一切代价得胜成了唯一衡量运动的标准,就有把运动员贬低为只是赚钱机器的危险。他们会失去运动的真实意义,失去自幼吸引他们从事运动的喜乐,那曾激励他们作出许多牺牲来夺下冠军的喜乐。
无论最后的结局怎样,我都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面对人生的岔路口,我却失去了做出抉择的勇气。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我向一位神父吐露了我痛苦的心声。
它代价很低,收效却很高。它能使接受者感到温暖,却不使拒绝者无路可走;它是瞬间的表情,却留下难忘的记忆。它对再富有的人也不生厌,对再穷的人也不吝惜。它把尘世间的恩怨置之度外,却把人情的温暖常挂心头。
人能拿什么作为自己灵魂的代价呢?”
在这六月份内,不光在耶稣圣心瞻礼和首瞻礼六,平日我们也要推动圣心的敬礼,把我们每一天的祈祷事工,神形困苦,不测遭遇,全部奉献给耶稣圣心,作为补赎的代价,并为承行圣心的意愿。亲爱的兄弟姐妹们!
人能拿什么作为自己灵魂的代价呢?”
当天是罗马教会初期殉道烈士纪念日,教宗邀请在场信友们为那些仍因信仰付出高昂代价的基督徒祈祷。教宗表示,慈悲有眼看见,有耳听到,有手提供救助。谈慈悲是一回事,活出慈悲却是另一回事。
基督为了一视同仁地爱众人,以祂的生命作为赎罪的代价。我们所要操心的,不是那些不认识基督的人如何得救,而是那些认识祂,却过著天主好似不存在的生活、忘记他们的洗礼、远离教会及一切宗教活动的人如何得救。
教宗提到法国苏哈枢机主教关于基督的司祭们的话语:“司铎的永恒矛盾是,他是自身带有反对记号的人:以生命的代价将忠于天主和忠于人结合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