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在这重大灾难中失去家园及遭受各种不同苦难的人们,我保证我的精神与你们同在,恳求天主赐与受难者在痛苦中得到安慰。
在这个家庭里似乎反映出我们人性的奥秘,既有为失而复得的儿子摆上的宴席,也有因这欢庆而感到被出卖和愤慨的情绪;既有对那经历了贫困和痛苦者的款待,也有恼怒和气愤,不愿给认为不配受到款待的人留出空间。
教宗2018年接见圣座教义部全体大会与会者时表明:「痛苦、生命和死亡的意义,都是现代人的思维难以怀著希望来面对的。
这个国家的历史复杂而痛苦,在争取独立的战争后随即爆发内战,直到1992年签署罗马协议后才结束,但之后局势仍然不稳定,冲突还在继续。最近由于各方的善意,达成了新的和平协议。
在记者会上,泛亚马逊教会网络副主席巴雷托枢机表示,教会并非此刻才忧心忡忡:早在1741年,本笃十四世教宗就在牧函中敦促陪伴原住民的痛苦;圣教宗庇护十世颁布通谕,支持那些面对滥采橡胶问题的印第安人。
痛苦和死亡使我们感受到了我们人性的脆弱。但同时,我们都承认所有人都强烈渴望生命、渴望摆脱邪恶。在此背景下,传教的召叫,为了爱天主、爱近人而让我们走出自我的邀请,代表了分享、服务、转祷的契机。
「许多人的记忆带著缺乏关爱、痛苦失望的印记,因为有些人原本应该关爱他们、却让他们的心灵饱尝孤儿的苦楚」。然而,天主医治我们,在我们的记忆里倾注祂的爱;天主圣爱大过于我们的痛苦。
祝你平安,并非说你从此就再不会遇到麻烦,而是愿你常有防患于未然的卓识超见,常有海纳百川的容量和包涵,常能在痛苦繁难中沉稳冷静永不抱怨,在遭遇坎坷挫折中,始终乐观,将所面临的一切皆视作上主的测验和锻炼。
教宗方济各在当天的主日诵念三钟经活动中表示,圣人是“基督信仰最可信的见证人,因为他们在自己的一生中,无论是喜乐还是痛苦,都充满希望,活出了耶稣宣讲的真福八端”。
祈祷者为整个世界祈祷,把痛苦和罪过背负在自己的肩上。他们为所有人祈祷,他们就好像是天主在这世界安置的‘天线’。”